2011/12/11

一把菜刀打敗九把刀之後


早前看了九把刀的電影,算是跟他的第一次接觸。雖然是第一次當導演,故事敘述流暢完全給觀眾一個拍片老手的感覺,甚至比魏德聖當年的《海角七號》更好。本想金馬新導演獎會是九把刀的囊中物;沒想到殺出一個烏爾善,以一把菜刀打敗九把刀讓人大跌眼鏡。評審團說這是開創新類型電影云云。到底《刀見笑》獲獎代表了什麼樣的類型電影出現?又對電影界有什麼的影響呢?

《刀見笑》改編至安昌河的短篇小說《菜刀傳奇》;安昌河是個鬼才,他的小說總是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讓人一看放不了手。烏爾善把這個短篇改成了電影裡的三個故事:一個豬肉佬愛上青樓女子、一個啞巴雜役如何變成酒樓絕世名菜傳人和一把菜刀的故事。不瞞你說,這三個故事離奇得誇張。

小說吸引讀者是個好開始,導演如何用電影語言講故事才是好不好看的重點。所謂電影語言有很多意涵,用俊男美女讓觀眾代入其中就是一個例子,所以《那些年》找了長得完全跟自己相反的柯震東和女神陳研希。《刀見笑》就不一樣了,每個角色都其醜無比。

對白也是另外一個,《那些年》除了年輕人的流行用語外,還三不五時來點文藝腔,跟《刀見笑》的無厘頭是天淵之別。至於用鏡方面,烏導可能是拍廣告出身,鏡頭相當緊湊,中間插入幾個漫畫鏡頭有Guy Ritchie 加星爺的影子。

誇張的故事,其醜無比的角色,無厘頭的對白,Guy Ritchie 的鏡頭,看完後我的評語是:靠!惡搞嘛!

惡搞從來就是我等沒有發聲管道的人拿資源掌握者的創作來重新創作的行為。因為網路發達,所以惡搞的再創作才能被大家看到。當惡搞這種行為從發源地台灣傳到中國,這個特殊的國度把惡搞發揚光大搬上枱面。

中國是個和諧的國度,任何創作都必先經過審查才能發表。只有讓共產黨覺得沒有危及統治才讓你發表,當創作人得知惡搞這個觀念後簡直是瘋狂,最有名的就是他們的一個電視劇叫《武林外傳》。2006年《武林外傳》剛開始播放時,剛好在上海工作。第一次看到這個劇時差點從沙發上掉下來。一群亂七八糟的演員演一個無厘頭武俠單元劇,他們穿著古裝說著現代對白,害我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一直要看看他們到底要講什麼。後來才發現原來這個叫寧財神的編劇根本是在顛覆。顛覆所謂正經八百的武林傳說,顛覆傳統的電視劇模式;甚至暗地裡用這個古裝劇來反映時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惡搞被中國人接手用去後就不只在網路上玩玩而已,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就是第一次把惡搞搬上大銀幕的作品。這種惡搞的風格其實讓老外很驚艷,雖然《三槍拍案驚奇》在中國罵聲不斷,卻入圍柏林影展競賽單元。

中國人長期受高壓統治,思想極為閉塞,極為沒有幽默感(註一),對惡搞完全不能接受。無論《武林外傳》、《三槍拍案驚奇》、《刀見笑》,在中國都是罵聲四起。不用擔心,在自由的台灣,在惡搞發源地的台灣,惡搞沒問題。不只沒問題,金馬評審愈來愈年輕,愈來愈能接受不同類型的電影;現在竟然有人肯花錢拍惡搞片,剛好又入圍新導演...為什麼不鼓勵呢?

評審團對烏爾善得獎的評語是開創一種新的電影類型。的確,台灣電影這幾年轉型圍繞著的不是小情小愛就是同性戀的劇情片。小清新的電影語言已經操作得十分純熟,有點膩了。是時候放開心胸開始新的創作。

不管如何,連金馬獎都肯定,我們恭喜一種新類型電影的產生,它的名字叫「惡搞」。


註一:西方人認為幽默乃個人聰明與否的表現,由此可見...

2011/11/06

小悅悅悲歌

還記得上週提到在旅行途中遇到絞兄跟小鐘嗎?他們不約而同的跟我們抱怨中國是個沒有道德人性的國家,傳統中華文化美德在香港、台灣保留得更好。問其詳,他們都用在路上遇到老人倒在路上記得趕快離開,不要停留,更不要試圖給予援手作為例子。這個有名的例子叫彭宇案。

幾年前青年人彭宇在下公車時看到一個老婦倒在路上,把她送到醫院去。結果老婦反而告他撞倒她。雖然多名証人都指証彭宇是在老婦跌倒後才出現,但法官以「常理分析」說明如果彭宇不是撞倒她,應該在老婦家人抵達時離開。所以審決彭宇需要分擔老婦醫療費用。

此案後,各省也發生了幾宗類似的案件,而且都是老人受傷。有人懷疑是否老人利用此作賺錢招數。從此以後不是傷者沒人救助就是幫助人反而受牽連。

十月十三日,我們去下雨崩的神瀑。在神瀑遇到從拉薩來祈福的十幾名藏民,他們在神瀑下唱歌祈禱非常神聖,讓人感動。在我們下山快回到客棧的同時,廣東佛山的一名兩歲的小女孩王悅(乳名:小悅悅)在路上被一輛客貨車撞倒。

小悅悅被撞倒後,有三名路人經過,可能受到彭宇案的影響,他們並沒有伸出援手。其後又有一輛車再次壓過小悅悅。

十八個路人經過被車子撞倒躺在路邊的小悅悅,沒有任何一個人停下來幫忙。一直到第十九個,叫陳賢妹的拾荒老婦把她救起送到醫院。

十月廿一日,我們六點出發,準備一趟十四個小時全程在三、四千公尺高空上的旅程,目的地是康定。我們出發的時候,小悅悅因為傷勢太重回到上帝的身邊剛好五個半小時。

我是在回到成都後才知道這件事的;小悅悅事件直接挑戰了我的思維。大學時修傅佩榮老師的課,他是新儒家的。新儒家不談人性本惡或本善,直接指出本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性向善。課堂上傅老師更以不管是否十惡不赦,看到小孩在路上爬向地上修路的孔洞,一定會把小孩抱起來為例証。

我沒在路上看過小孩往洞去爬,也不是十惡不赦的人,自問無法用邏輯去思考此命題正確否,但卻深深的記在腦裡(所有沒法解開的問題習慣放在腦中,絕不會忘記)。小悅悅事件很明顯的是個反証,証明儒家哲學在中國已經崩潰。

一個人冷血是個人問題,十八個人冷血是社會問題。你不能怪這十八個人,要怪共產黨把人向善的本性催毀。道德文化素養催毀容易,重建困難。加上共產黨不容許哲學家存在,要十四億人向善,恐怕不是我有生之年能看到。

最後,送給大家一位盲人歌手周云篷寫的歌,叫《中國孩子》。祝小悅悅在天國過得快樂。

《中國孩子》 周云蓬


不要做克拉瑪依的孩子,火燒痛皮膚讓親娘心焦
不要做沙蘭鎮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吸毒的媽媽七天七夜不回家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愛滋病在血液里哈哈的笑
不要做山西人的孩子,爸爸變成了一筐煤,你别再想見到他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
餓極了他們會把你吃掉,還不如曠野中的老山羊
為保護小羊而目露凶光

不要做中國人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是些怯懦的人
為証明他們的鐵石心腸,死到臨頭讓領導先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DSk_4l1vOg

2011/10/30

要我說的話,我不會叫自己彝族。

在大陸生活過兩年,斷斷續續又跟大陸同事聯繫過四年,算是跟大陸沿海中產階級有點認識。每次談到中共政策,不是幫忙解釋,就是有所避忌。有個同事跟我說:「六四都過了這麼久,有什麼好提的?」那時候對他們的年青人很是失望;要這些人當社會支柱,有希望嗎?這次去大陸旅行,碰到兩位廿出頭的年青人,讓我覺得中國還是有希望的。

從香格里拉到飛來寺要先坐十幾個小時車到德欽。在德欽包車時認識了一位姓絞的男生,雖然只有廿幾歲,他的想法讓我尊稱他為絞兄。

絞兄是雲南鶴慶(大理與麗江中間)人,很早就出來社會當個體戶。雲南很多少數民族,我問:「你是漢人嗎?還是少數民族?」他回答:「他們叫我彝族,不過要我來說的話,我不會叫自己彝族。」當時覺得這句話很特別,但沒有意會過來。反正我知道他不是漢人就是了。

晚餐一起吃,別人問同樣問題。他的回答跟下午一樣,整餐桌人都苦思他到底在說啥。他補充:「我們這個族就只有五千人,他們把我們歸在彝族。但我們自己是不承認是彝族的。」

終於懂了!原來我的多元思考其實不堪一擊。就算自以為多麼的尊重少數民族,還是以漢人的思考模式來想其他民族。

所謂「少數民族」其實是大漢觀點的產物。漢人在統一中國後為了管理方便把種族分類。遇到比較少人的就通通歸成一族。就算是真的是彝族人,也不會叫自己叫彝族;正如藏族也不叫自己藏族。所以從非漢族的觀點來看,自己被分成某一族是個很不合理的事。要是我今天不是打敗而是打嬴的話,那就不是被安一個名字而是安別人名字了。

晚餐當天是雙十,絞兄知道我們從台灣來就說:「今天是台灣的國慶。」這著實嚇了我一跳,一般的中國人是不會(也不敢)在公開場合這樣說的。而且他們也沒有台灣那一天國慶的知識。不過,當想到他討厭大漢思維就能理解了。

絞兄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跟我的想法一樣:共產黨先來個大躍進,再弄個文革,把人民搞到吃樹皮。然後從零開始發展,當然每年都雙位數成長。現在人民只會感謝黨帶領發展,但沒人去追究誰帶領他們吃樹皮。

說著說著也知道他常常翻牆出去看文章,自命反動份子,想來台灣買禁書。哈哈,我最喜歡反動份子。我們在雨崩一起待了三天,這個朋友交定了。

在稻城去亞丁途中,撿了一個湖北女生叫小鐘。為什麼說撿呢?本來她只想進亞丁一天就出去,大概就是去一下衝古寺、珍珠海。我們硬把她留下來多待一晚跟著去牛奶海跟五色海。為什麼要留她呢?因為她也是個非正常思維的女生。

小鐘大學唸美術,現在幫人家畫壁畫。什麼壁畫?譬如說你要開一間咖啡店,店裡牆壁要一些畫當裝飾,就找她。我說她是藝術家,她說只是手工藝而已。她每個月工作兩週,拿到錢後出去玩兩週,十分寫意。

家住城中村【註】廿年,見多了社會黑暗,導致她的想法有點負面。剛認識時她對我們很有防備心,聊久了發現我們沒有心機,才開始說心裡話,大罵共產黨。當然,我們同行有位外交部長,最能讓陌生人安心。後來發現她也是愛書人,還說要送我王小波一套。

可能這兩位小朋友都不是生活在沿海的經濟發展地帶,並不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心中充滿著不滿。人類因為不滿而進步,像我在上海的同事他們自認為過得相當舒適,反而變成進步的阻礙。

我想,我應該多去旅行,了解非沿海地區人的想法。

【註】城中村是中國城市化過程的一種特殊現象。由於城市面積迅速擴張,原先分佈在城市週邊的農村被納入城市的範圍,被旁邊的高樓大廈所包圍,成為了「都市裡的農村」。城中村以低矮擁擠的違章建築為主、環境髒亂、人流混雜、治安混亂。


補白:《那些年》在香港大賣,讓我大跌眼鏡。本以為台灣學生文化跟香港不一樣,沒想到香港人看到眼淚鼻涕亂流。今午港台節目還花時間分析為何會大賣,讓人call-in 分享心得。看來我也要寫一篇來分析一下。

2011/09/25

三個陸生

昨天出發往台北時,半輛車都是清大的陸生。七點半,大部份台灣學生都還在睡覺,這些學生跟我當年一樣,身負學生遊客雙重身份。一到週末,早出晚歸。

陽明山遊園小公車帶我們到七星山站下。這是個孤零零的站,除非路很熟,一般沒人下車。我們要做到雨崩前的體能鍛練才會在那下車開始走會哭出來的大屯山連走。

伴著我們下車的還有三個年輕人,下車後有人講了一句話,又是陸生。很納悶在這裡下車幹嘛?他們下車一支箭的向前衝,我們就整裝準備出發。

走到對面人車分道口,用地圖跟伙伴們介紹今天的行程。上一次走這段已經是十年前的事,因為有兩個大男生走到血糖過低,一直都不敢再帶人走。這次特別叮囑多帶食物,而且到登山口才解釋行程,哈!

忽然間,同伴問我可不可以帶著他們走。原來陸生跑來想跟我們走。看他們年輕力壯,應該沒問題。走吧。

原來他們是合肥科技大學的大二學生,來台灣科大當交換生一個學期,明年一月十八號回去。他們分別是武漢人、山東濰坊人跟蘇州泰州人。無論是合肥科大學跟台科大我都熟悉。當然要從比較不敏感的台科大開始,跟他們說以前是唸台科大旁邊的學校。由於我們學校飯太難吃,所以在台科大吃了很多年的飯。聊完台科大,我就問:「合肥科大以前有位老師叫方勵之,是嗎?」我預期的答案是沒有聽過。結果他們說有,也知道是因為八九民運事件跑到美國去。他們說,方勵之事件讓中央對合肥科大的支持大為減少。其實,研究天體物理的方老師一直是我的偶像。來台灣時帶的幾本書裡其中一本就是他寫的。家裡也放著一張他在台灣演講時拍的照片。不過他們說,對八九的事,大部份都是翻牆到國外才知道。不過,相對於上海女生根本不想了解這件事,這三個陸生還是讓人欣慰的。

他們來的學費不用另外交,生活費要自行負擔。他們認為,台灣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生活費來得低,吃東西也安心。他們在大陸除了學校跟家裡,從不在外面的小店吃東西,怕地溝油。上週,揭發地溝油的記者才剛被殺,記者在大陸真是個危險行業。問到在台灣有沒有選一些有趣的課,他們說只挑專業課,通識課一門都沒修。真可惜,其實專業課云云,讀好了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真正出來工作後反而是常識幫助更多。好不容易來到思想自由的台灣,沒修些好玩的課很浪費。

從他們的穿著來看,能過來唸書的,家裡環境也不會差。好不容易來幾個月,環島台灣是他們的願望。阿里山、日月潭是一定會去的。年輕人嘛,墾丁也在清單內。他們沒有機車駕照,不知道在花東要怎麼玩?他們認為,台灣的景點遊客很少,玩得很舒服,不像大陸,到處人山人海。

問到對台灣人的感覺,其中一個欲言又止。我說,台灣人都走在後頭,不用怕。他說:「一直以來感覺很好,可是昨晚的中、日女排大戰,跟台灣同學們在宿舍一起看。結果台灣人都幫日本人加油,心裡很不是味兒。」哈哈哈,雖然很理解,但真的沒法跟他解釋。不過,如果他能在離開台灣前能把這點想通的話,就可以說開始懂得用台灣人的思維來想事情了。

才走了二座山,其中兩個就坐在涼亭大叫不肯走:「求大哥放條生路,指條路讓我們下山吧!」唉!誤上賊船,那有放過他們的道理呢?另外一個,體能跟意志力很好,一直跟著我聊天。大部分人覺得九零後不耐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是三分之二。

下山後,不想走的那兩個一付臭臉。我問那個比較能走的要不要跟我們吃飯,他很有興趣,另外兩個就想回去睡覺。言談間,聽出他們仨已經開始有內部矛盾。早說過,旅行伙伴要精挑細選。

最後,我問他們為什麼會誤上賊船。他們說本來只是要去陽明山走一走,然後去泡溫泉。但陽明山不知怎樣走才好,打算隨便跟一團人走。看CC面善,就跟著下車。我想,下次我應該走前面。

2011/09/18

曾Sir,再見


早上聽廣播,聽到曾Sir (曾近榮)昨天離開我們了。香港電台(港台)第二台的節目:【sik】【si】【fung】更是開放兩個小時讓聽眾call-in 表達大家對曾Sir 的懷念。

對於在香港長大的人,曾Sir 是陪著我們長大的化學老師;「哥士的王子」形象更是眾所周知。對非港人而言,認識他可能是從《逃學威龍》裡的化學老師開始。

曾Sir 本來是個學校的中文老師,六四年開始被電視台請去做家事常識的節目,叫「學以致用」。那時候石油副產品沒那麼多,很多污垢不知如何處理。曾Sir 教我們用「哥士的」(Caustic Soda氫氧化鈉,NaOH)來清除污垢。後來就專門在電視上解決家居疑難。

後來曾Sir 在港台主持《住家男人》節目,當然也是教大家解決疑難。一位call-in 聽眾提到他有一次打進去,因為人太多,他排不進去問。節目結束後,晚上九點,他收到曾Sir 的電話,跟他講很抱歉沒法在節目裡回答他,現在才打去問說有什麼可以幫忙。聽眾說,他從小就看曾Sir 覺得他很犀厲,什麼都會,把他當偶像。沒想到偶像竟然為聽眾認真到會回他電話。《住家男人》的另外一個主持說他完全不知道這事,一般在節目中能接進來的電話大概三分之一,可能每天曾Sir 下節目後就開始打電話繼續幫聽眾解決問題,一直打到完為止,太認真了。

上到中學,開始看他寫的《少年科學製作圖解》(書還在),裡面的小玩意容易做又好玩,應用很多科學原理。甚至學校裡化學老師也會把他在電視教大家的方法在課堂上討論,真的做到學以致用。

除了在課堂上或家事問題外,其實我們同學、朋友間很少會討論到曾Sir。不過中學一、二年級時我的志願的確受曾Sir 影響,想當個化學家;一直到上大學以前,化學的成績都比物理高。

「學以致用」是曾Sir 教我的生活態度,每遇到問題都會back to the basics。我還天真的以為大家都是這樣,一直到大學畢業後才發現很多人一畢業就把書忘光,好像書裡的知識對平常生活用處一點都沒有一樣。

就讓我用這篇小文表達對一個長輩的敬意。曾Sir,再見。

2011/07/30

伍子胥傳奇:後記

上回已經把伍子胥一生的故事交代完。這回跟大家講一下司馬遷先生其人、其書及對傳奇裡出現過人物的評價。

司馬遷,字子長,公元前一百四十五年(漢景帝中元五年)在陝西韓城出生。廿歲開始離家出外遊歷,走遍大江南北,前後約十年。回到長安後,就當上漢武帝的郎中(侍從)。父親司馬談也當上太史令,一直很想把整個歷史系統化的寫出,可惜資料收集了,苦無時間整理。

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武帝平定川南、雲南、貴州等地方,派司馬遷到那邊去視察。回來後父親病危,在病榻前囑付他要把史記完成:「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這成了司馬遷先生一生的願望。

司馬遷接替了父親工作後除了可以進出朝廷的圖書館翻閱藏書跟資料外,又跟武帝遊歷了一些地方;真是讀萬卷書走萬里路,這是我十分羡慕的。書跟資料收集得差不多,地方也看很多了,司馬遷在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百零四年)開工寫書。

寫書就寫書,唔應該搞搞震。可惜他埋頭寫書寫到第六個年頭,看到李陵跟李廣利出兵打匈奴失敗。李陵投降,李廣利損了兩萬大軍後回朝。司馬遷多嘴替李陵說情被武帝判死。廣東佬有句話:「萬事皆因強出頭。」正正是講他了,但為什麼他明知老闆不高興李陵還要去說情呢?

李廣利是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為人好大喜功,不管部屬死活。之前武帝派他去搶汗血馬死了五萬人,搶回「善馬」數十匹,武帝還說他大勝而回,封他海西侯。而李陵呢?他是名將李廣的孫,李廣善待部屬:「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可惜被武帝跟他的寵臣衛青逼死。司馬遷看到武帝如此寵信近親卻不珍惜真有能力的人,憤而上書。這種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反骨,真讓我崇拜。一個小小的太史令竟然唱反調,馬上判死。司馬遷為了能寫完史記,求武帝改判宮刑。

宮刑後司馬遷忍辱負重,在極度痛苦中繼續他的史記,一直寫到公元前九十一年(征和三年)。史記完成後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

史記是中國史上的第一部以傳記體來記錄歷史;不止人物,連經濟活動(貨殖列傳)、西域(大宛列傳)都有記述。史記最引人之處是文筆,為何伍子胥傳奇會把這麼多文言文原汁原味的複製、貼上,實在是原文太優美了。不只有文字,還有畫面,有空去看看項羽本紀裡描寫鴻門宴那一段;不足一千字,一邊看一邊會有畫面浮現腦海,精彩啊!

司馬遷在每一篇文章後都會來一段太史公曰,抒發他的感情,以伍子胥為例:「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為君者,其功謀亦不可勝道者哉!」意即惡毒的人太過份了,就算當王的也不能對部下如此,更何況是同僚。如果子胥跟哥哥一樣去送死,跟螻蟻有什麼分別。忍辱負重而雪恥,不是烈丈夫怎能做出這事呢?可見司馬遷對伍子胥能忍辱負重十分賞識其實是抒發了自己受宮刑後的情感。整部史記都是在歌誦能忍辱負重的人物。

司馬遷對楚國那一堆豬頭當然不會有好話:「楚靈王方會諸侯於申,誅齊慶封,作章華臺,求周九鼎之時,志小天下;及餓死于申亥之家,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勢之於人也,可不慎與?棄疾以亂立,嬖淫秦女,甚乎哉,幾再亡國!」

他對能忍辱負重的句踐當然比較好:「及苗裔句踐,苦身焦思,終滅彊吳,北觀兵中國,以尊周室,號稱霸王。句踐可不謂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

對一般人而言,史記是很難一次從頭看到尾的書。偶而在夜深人靜,拿出一兩篇來讀,跟著太史公的文字去感受主角的遭遇,跟主角一起面對選擇、面對痛苦。想著太史公的屈辱,好像能感覺到他就在面前。坐在燈下,想到能透過文字跟兩千一百年前的太史公心神交會,不禁會感動、激動起來。

附圖是寫伍子胥傳奇時用到的書,方便大家參考。

2011/07/23

伍子胥傳奇 第十三回:兔死狗烹

上回講到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勸告,送劍叫他去死。而句踐得文種跟范蠡的幫助,復仇成功。

扶助句踐廿年,從報會稽之恥到稱霸、號令中國;范蠡被封為上將。回到越國,愈想愈不妥。有這種名聲,遲早出事。句踐為人能共患難,不能共安樂,還是早點離開為上策。寫了一封信給老闆請辭:「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意指老闆憂心時部下就辛勞,老闆受辱部下就要代死。先前我不死是因為要報會稽之仇。現今大仇得報,我該受到報應了。

句踐一看不得了,就說:「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意指我分你半個國好不好,不要敬酒不喝、喝罰酒;不留下來就去追殺你。

范蠡當然不理他,丟下一句:「君行令,臣行意。」把家裡值錢的東西收一收輕裝上路。

去到齊國,改變姓名,叫鴟夷子皮。在海邊耕種,做買賣。不多久就累積數十萬金。他想想文種留在越國,不會有好下場,就寫信給他:「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意指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越王這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你還不走?

文種讀信後詐病不上朝。有人讒說他躲在家裡準備作亂,句踐送他一把劍:「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文種當然知到老闆意思,自殺。

齊國人看見范蠡(現在叫鴟夷子皮)做事這麼得法,請他為相。范蠡說:「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當平民賺很多,做官又當到卿相,老百姓當成這樣真是極致了,不祥。就把相印交回,賺到的錢分給好友、鄉民,帶著值錢東西離開齊國。

離開齊國後他到了陶(今山東定陶)這個地方。范蠡看出陶是個樞紐,做買賣肯定會發財。所以就在這定居下來,改名朱公,自稱陶朱公。又再重新開始耕作,做生意,很快又賺得巨富,得天下稱頌。

伍子胥的故事講完了,他從楚國開始,經宋、鄭、晋,一直流浪到吳國,又與越國鬥智鬥力。最後還是遭讒以自殺收場,人言可畏啊!

下一回我們來看看太史公司馬遷先生對伍子胥其他人的評價。

2011/07/17

伍子胥傳奇 第十二回:子胥之死

上回講到,孔子的弟子為救魯國免於被齊國打趴,到處遊說。

吳王夫差被說得蠢蠢欲動,伍子胥感到不妥,諫曰:「越國是心腹之病。而今相信浮辭詐偽而貪戀齊國。齊國跟一片滿是石頭的田一樣,打下來有何用?希望大王把齊放一邊,先打越,不然後悔莫及。」吳王不聽,叫伍子胥出使齊國。他怕亡國,帶兒子一起走,交托給齊國的鮑牧再回來。

伯嚭跟伍子胥一直不和,在吳王面前講他的壞話:「伍子胥這個人既暴戾又殘忍,他的怨氣肯定會造成禍害。以前他說不要攻齊,結果上次我們獲得大勝。這次再伐齊,子胥還要專愎強諫,沮毁用事,希望吳國打敗而顯示他的想法正確。我暗中查看,發現上次大王派子胥出使齊國時他把兒子送去交給鮑牧。身為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願大王早圖之。」夫差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嘆曰:「嗟乎!讒臣嚭為亂矣,王乃反誅我。要沒有我,闔閭能當上霸王嗎?要沒有我,夫差你能當上王嗎?如今聽信諛臣之言而殺我!」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意即在我墓上種梓樹,待長大後用來做夫差的棺木;把我的眼珠掛在東門上,我要看著越軍殺進來滅吳。乃自剄死。

吳王聞之大怒,把伍子胥的屍體扔到江裡。吳人憐之,在江邊立了祠來紀念,又把祠旁邊的小山丘叫作胥山。

殺了伍子胥,吳王大舉進兵伐齊,不勝而歸。三年後吳王在黃池(今河南封丘)大會諸侯,想要夾周室以令諸侯。越王句踐趁這時候攻進吳國;破吳兵,殺太子。夫差會都不開,趕快回去。賠了一堆錢句踐才肯講和。

四年後,越王句踐再攻吳;此時吳國還沒戰後復原,兩下就被打趴。越圍攻吳整整三年,最後夫差受困於姑蘇之山(今蘇州靈岩山),派人去跟句踐求情:「孤臣夫差敢布腹心,異日嘗得罪於會稽,夫差不敢逆命,得與君王成以歸。今君王舉玉趾而誅孤臣,孤臣惟命是聽,意者亦欲如會稽之赦孤臣之罪乎?」意即當年會稽放你一馬,這次你也應該放我一馬。不過文言文的文字與意思皆相當優美,同學們請自行體會。

句踐不忍心,想就這樣算了,范蠡說:「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罷,非為吳邪?謀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則不遠』,君忘會稽之戹乎?」意即會稽的時候是天要把越賜給吳,吳不要。現在天要把吳賜給越,怎可以逆天而行呢?而且王每天早起晚睡廿二年,不是為了今天嗎?你忘得了會稽時受困的慘嗎?

句踐曰:「吾欲聽子言,吾不忍其使者。」意即我想聽你的,但不忍心拒絕。

范蠡乃鼓進兵,曰:「王已屬政於執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范蠡擊鼓進兵,叫吳國使者趕快回去,不然就得罪啦。

吳使者泣而去。句踐憐之,乃使人謂吳王曰:「吾置王甬東,君百家。」句踐還是可憐夫差,給他一個甬東王做,有百戶人家可以管。甬東在那裡呢?甬東是個島,現今浙江寧波東的舟山島。送他去一個島就不怕他再作亂。

吳王謝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殺。乃蔽其面,曰:「吾無面以見子胥也!」越王乃葬吳王而誅太宰嚭。

范蠡跟文種是打敗吳國的重要關鍵,可惜他倆在句踐稱霸後的遭遇完全不同,請繼續收看下一回:兔死狗烹

2011/07/03

伍子胥傳奇 第十一回:子貢出 五國亂

上回講到,句踐苦等報仇機會。時機往往在不知不覺時到來,隨時得準備好啊!

同學們知道有些獨裁者在國內勢力不穩時會出兵亂打嗎?譬如說北韓的金正日。這些人會動員國內的文宣管道重新使人民支持他。古時候也一樣,齊國大臣田常想要作亂,想舉兵攻打魯國。前面第九回講到孔子在闔閭十五年相魯,問底下弟子誰想出面幫忙解決:「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意指,國家出事,你們這幾個為什麼不出手啊?

弟子子路、子張、子石想出手孔子都反對。子貢請行,孔子許之。子貢何人?子貢名端沐賜,利口巧辭。

子貢去到齊國,跟田常說:「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池狹以淺,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池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翻成白話是這樣的:「田常你攻打魯國實在是大錯特錯。魯國,難打啊!城牆又薄又矮,護城河又窄又淺,國君笨,大臣沒用,人民又討厭戰爭,不能打。不如去打吳國啦!吳國城牆又厚又高,護城河又寬又深,士兵又精銳,易打啊!」

要是聽的是你,也會火大,田常也一樣:「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

子貢回說:「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彊(彊=強),憂在外者攻弱。你要亂搞嘛,亂搞怎麼可以打弱國呢?以你們齊國的強大,兩下就把魯打下來。打贏了又怎樣?本來就該贏的,你沒有功勞。萬一輸了,你在國內的民望肯定down 到谷底,不用想要亂搞了。如果打吳,打贏了就是你的功勞。就算打輸了,你國家的軍隊大概也殘廢了吧,到時候你要怎麼搞都沒人管得了你。」 

田常曰:「正點啊!但我已經出兵了,怎辦?」子貢曰:「你先按兵不動,我去叫吳國救魯,那就有藉口攻吳了。」

子貢往見吳王夫差:「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彊,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彊晉,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彊齊。智者不疑也。」意指齊如果把魯攻下來,肯定會比我們更強。我們救魯,可以搏得名聲;攻打齊國可以獲得實利。打完齊後接著攻晉,利莫大焉。名義上救魯,實質上困強齊,聰明人都會這樣做。

可惜吳王擔心現在去伐齊會被句踐黃雀在後,希望先把越國打下來再說。子貢說:「越之勁不過魯,吳之彊不過齊,你放著齊不管,齊早就把魯打平了。你伐小越而怕強齊,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 者不絕世,以立其義。如果你放過越、救魯、伐齊,各諸侯一定相約來吳國朝貢,霸業可成了。要不我去跟越王說說,叫他出兵一起伐齊,使越國空虛,那就不用怕了。」吳王大悅,使子貢訪越。

越王句踐親自打掃道路出迎子貢:「此蠻夷之國,大夫何以儼然辱而臨之?」子貢曰:「今者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而先聞,危也。三者舉事之大患。」翻成白話:「我去叫吳王救魯伐齊,夫差很想做,但怕越國,說:『待我伐越先。』如果是,越一定會破。無報仇之意而被人懷疑,笨。想報仇被人知道,危險。還沒出手就被發現,死定了。這三種都是行事之大忌。」

句踐頓首再拜,跟子貢表示曾不自量力打吳,受困會稽,痛入骨髓。就算跟夫差一起戰死,也是心甘情願。子貢希望句踐能配合出兵幫吳國一起打齊。如果打敗了齊,吳國一定會繼續向晉進軍,到時候跟晉一起夾攻齊。要是打輸了,吳國兵力也被消耗盡,到時候去打吳,贏定了。越王大悅,子貢回吳報告。

五日後,句踐使大夫文種至吳國,準備出三千兵幫忙夫差攻齊。句踐還願親自帶兵。吳王大悅,以告子貢曰:「越王欲身從寡人伐齊,可乎?」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又從其君,不義。君受其幣,許其師,而辭其君。」意指你已經把人家的兵全拿去用了,還要人家的君?不義。錢收一收就好。吳王許諾,乃謝越王。於是吳王乃遂發九郡兵伐齊。

子貢去晉國見晉定公:「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夫齊與吳將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意指平常不去想,事情來了就不會應付;軍隊平常不訓練,攻打敵人就不會勝利。齊跟吳要開戰,如果吳輸了,越國就會完蛋;如果吳贏了,一定會乘勝追擊,攻打晉國。

晉定公很害怕,問曰:「為之柰何?」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晉君許諾。

子貢就回到魯國,等待事情發生。

請收看下一回:子胥之死。

2011/06/26

伍子胥傳奇 第十回:臥薪嘗膽

上回講到,越王句踐帶著剩下的五千兵被夫差困在會稽,為自己的衝動懊悔不已。

他問范蠡:「以不聽子故至於此,為之柰何?」范蠡回答:「那就只能好言好語,帶著厚禮求饒。如果不成,就準備要以身為奴。」於是吩咐大夫文種至吳,跪著求和說:「您打敗的句踐使文種來求和,句踐願為您的臣,句踐妻願為你的奴婢。」

吳王夫差想要接受,伍子胥說:「天以越賜吳,勿許也。」文種回去跟句踐回報,句踐難過得想立馬出兵決一死戰。文種制止:「夫吳太宰嚭貪,可誘以利,請閒行言之。」意指吳太宰伯嚭很貪心,可以賄賂之。句踐就派文種送了八個美女跟一些珍寶給伯嚭,請他代為安排跟吳王見面。

文種跟夫差見面時說:「願大王赦句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句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必有當也。」意指希望夫差可以沒收句踐的所有寶物,然後原諒他。如果不放過他,必會盡力一戰。

伯嚭收了美女也幫句踐講話:「越以服為臣,若將赦之,此國之利也。」子胥覺得不妥,諫曰:「今不滅越,后必悔之。句踐賢君,種、蠡良臣,若反國,將為亂。」(反國=返國)吳王不聽放了句踐。子胥告退後,說:「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意指廿年後吳會被打成沼池。

句踐回到越國,苦身焦思,把一個膽放在旁邊,無論坐臥跟飲食都先嘗膽之苦。然後說:「女忘會稽之恥邪?」意即你會忘了會稽之恥嗎?提醒自己戰敗之苦;此為「臥薪嘗膽」之由來。

句踐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欲使范蠡治國政,蠡對曰:「兵甲之事,種不如蠡;填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於是以文種管政,把范蠡跟大夫柘稽當人質於吳。二年後吳國感到安心後就放他們回越。

句踐回國七年後,心癢癢想出兵報仇,大夫逢同諫曰:「新流亡,今乃復殷給,繕飾備利,吳必懼,懼則難必至。且鷙鳥之擊也,必匿其形。今夫吳兵加齊、晉,怨深於楚、越,名高天下,實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為越計,莫若結齊,親楚,附晉,以厚吳。吳之志廣,必輕戰。是我連其權,三國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意指我們剛從流亡變得好一點,如果現在就準備打仗,吳懼怕你重新再來肯定會打到我們趴在地上。就像鷹要出擊前必先藏匿起來。現在吳跟齊、晉、楚、越交惡,遲早出事。我們趕快結交這些國家,等待機會,到時候任何一國要打吳我們跟著出手就好了。

機會到底什麼時候會出現呢?請收看下一回:子貢出,五國亂。

2011/06/18

伍子胥傳奇 第九回:夫差出場


上回講到,伍子胥倒行逆施,進楚國後把平王屍抓起來鞭。他的老朋友申包胥就跑出國去求救。跑去那呢?

申包胥跑到楚西北方的秦「落人」(找人幫忙)。秦遠在西邊,正在暗暗的高築墻,廣積糧,晚稱王,根本不想煩心中原的紛爭。   

申包胥跟秦哀公說:「吳國跟大野豬、長蛇一樣,從楚國始,蠶食著中原各國。我國國君失去國家,出逃在草莽中,使下臣告急。」表示如果吳滅了楚,就會直接跟秦接壤,到時候秦也會受吳的侵略。不如現在幫楚,楚必世以事君。

秦哀公當然不敢,就使人請辭,曰:「寡人聞命矣。子姑就館,將圖而告。」意指我懂了,你就回旅館去休息,待討論清楚後再通知你。

申包胥曰「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敢即安?」意即我君在逃,未有安身之所,我如何安心休息?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就出帥救楚。

秦軍出兵五百車(每車上有三甲士,車後有七十二步兵)共三萬七千五百人,敗吳兵於稷(今湖北隨縣城北之歷山)。當時吳王闔閭留在楚追楚昭王,而他的弟弟夫概就在吳自立為王。

闔閭知道後趕回吳擊夫概,夫概敗走於楚。楚昭王見吳有內亂,就回去首都郢,還封夫概在堂谿(谿=溪,堂谿位於今河南遂平西北),稱堂谿氏。

闔閭十一年,再派太子夫差伐楚,楚很害怕,乾脆把首都從郢遷到鄀(今湖北宜城)。

闔閭十五年,孔子在魯當上了諸侯會盟時負責禮儀的人

闔閭十九年夏,吳伐越,跟句踐在檇李(今浙江嘉興)對陣。句踐派出敢死隊,排成三行衝至吳軍前,抽出刀來引頸自刎。吳軍看到這種景況,全呆住了,越軍利用這個機會出擊,把吳軍殺個措手不及。越國大夫用戈打中闔閭的腳指,擊退吳軍七里。闔閭流血不止,死前交代太子夫差:「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意指你會忘了句踐殺你老爸嗎?夫差說:「不敢!」

夫差上任後,以伯嚭為相。伯嚭,何許人也?他跟伍子胥一樣,在楚國受到費無忌陷害。他祖父伯州犁是左尹(楚官名)。平王喜歡他,常跟他聊天。費無忌嫉妒,跟平王說:「既然喜歡左尹,就去他家喝酒啊。」平王說好。

費無忌轉頭跟伯州犁說:「平王要找你喝酒,他為人毅猛好兵,放些兵器在門口讓他知道你也愛此道。」伯州犁照做。

平王去到伯州犁家,看到這麼多兵器擺出來,嚇到。費無忌就讒說伯州犁要造反。平王殺了他,孫子伯嚭就逃到吳國去。

夫差用伯嚭為相後,日夜練兵,以報越為志。句踐想在吳還沒練好兵前攻其不備。范蠡諫曰:「不可。臣聞兵者兇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於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意指我們不應該發動戰爭。句踐戰意已決,遂興師。

夫差派精兵迎之,敗句踐於夫椒(今蘇州太湖)。句踐跟剩下的五千兵退至會稽(今紹興),還被吳軍重重圍住。

到底句踐如何突破重圍呢?請收看下一回:臥薪嘗膽。

2011/06/12

伍子胥傳奇 第八回:子胥復仇

上回講到,子胥推薦孫武給吳王,吳王一試就知好傢伙。文武二將有齊,整裝待發。

闔閭三年,興師伐楚。還記得第六回時說公子蓋餘、公子燭傭受困在楚,知道光殺僚自立,就帶兵投降,楚把他倆封在舒(今安徽省舒城縣)嗎?吳這次伐楚就先把舒縣打下來,將兩位公子抓回來。

接下來吳王就想往楚國首都郢(今湖北荊州江陵西北)進發。孫子說:「民勞,未可,且待之。」意指大家都打得很累了,還是緩一緩。

過了幾年,吳、楚,吳、越之間各有幾次交戰,先按下不表。

闔閭九年,吳王等不下去了,就叫子胥跟孫武來問:「你們之前說不能直攻楚的首都,現在到底等夠了沒?」

他們倆就說:「楚國的令尹【註一】子常很貪心,得罪過很多諸侯。唐國跟蔡國最討厭他,找他們兩國幫忙一定搞得定。」

吳王問:「到底子常是怎樣得罪唐、蔡兩國啊?」

「話說蔡昭侯(蔡國國君,周沒封他王,只是侯而已)帶了兩個玉佩跟兩件皮裘去找楚昭王(兩家都是昭,請不要搞混),送給楚昭王各一件。楚昭王為了答謝就宴請蔡昭侯,他倆出席晚宴時一起穿。子常看到後就死皮賴臉的跟蔡昭侯要,不給,就把他關了三年。唐成公(唐國國君,也沒封王)帶了兩匹驌驦駿馬去楚國,不幸也被子常看到,又伸手要。不給,又關三年。後來唐國派人把馬送給子常,成公才得以回國。而蔡國人看到如此這般,也要求昭侯趕快把玉佩跟皮裘送給子常。回國後蔡昭侯把兒子跟太子送去晉國當人質,求晉國出兵打楚。所以說,有唐、蔡而可伐楚。」

吳王就派使者跟唐、蔡說:「楚為無道,虐殺忠良,侵食諸侯,困辱二君,寡人欲舉兵伐楚,願二君有謀。」於是三國合謀伐楚。

吳、蔡、唐三國聯合部隊隔著漢水與楚軍對峙。吳王的弟弟夫概想出擊,不給,他就偷偷的帶著五千士兵襲擊子常的軍隊。子常敗走,逃去鄭國。吳乘勝追擊,大戰五回合,攻入首都郢。楚昭王出逃。

攻入郢後,伍子胥求楚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這就是後人所說的伍子胥鞭屍事件。

申包胥是楚國大臣,跟子胥是好朋友,知道鞭屍這種變態的事後,找人跟他說:「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意指你這樣報仇(讎=仇)太過份了。雖然說人可勝天,但天亦可勝人。你以前也當過平王的臣子,如今竟然侮辱死人,這太有違天道了!

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意指,請幫我謝謝申包胥,我老了,日暮途遠,只好違反常理,倒行逆施了。

想知道申包胥如何救楚,夫差又如何上場,請收看下一回:夫差出場。


【註一】令尹這個職位是楚武王時設立的,入則領政、出則統軍,相當於宰相。楚武王是第一回說的楚共王的曾曾曾祖父。當時周不肯封他,他自封武王,超有個性。

2011/06/05

What if (如果)


故事編完了,東西挖完了,科技來不及提出更新的發現。現代歷史學家開始玩起「what if」,就是猜測如果什麼事沒發生,後果會如何。少不更事,不知原來廿二年前今天在北京的事影響世界之巨;原來那些精英的死可以讓很多國家、幾億人民的重生。

What if 沒有廿二年前今天的那件事,匈牙利就不會在同年十月結束共產黨專政,把國名從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成匈牙利共和國。

What if 沒有廿二年前今天的那件事,波蘭就不會在同年十二月修憲擺脫共產黨專政,更當不成東歐脫離蘇聯影響的領頭羊。

What if 沒有廿二年前今天的那件事,捷克就不會在同年十一月發生的天鵝絨革命。也沒有九三年的斯洛法克獨立。兩個文化、經濟不同的地區還是要痛苦地綁在一起。

What if 沒有廿二年前今天的那件事,柏林圍牆就不會在同年的十一月倒下。東、西德也不會統一,出身東德的物理學家梅克爾也不會當上德國總理。

What if 沒有廿二年前今天的那件事,美蘇就不會於同年十二月在馬爾他宣佈冷戰結束。也沒有兩年之後的整個蘇維埃聯邦解體。

What if 沒有廿二年前今天的那件事,我就不可能在十一年前就輕鬆愉快的坐在火車上穿越西伯利亞,不可能在波蘭感受當地人被壓迫上百年後釋放出來的熱情,不可能在捷克自在的坐在廣場上喝新鮮釀造啤酒,不可能在斯洛法克安心的爬山,不可能在匈牙利路邊喝比水還便宜的紅酒。

What if 沒有廿二年前今天的那件事...我還是今天的我嗎?

2011/05/29

伍子胥傳奇 第七回:孫子練兵

上回講到,公子光請專諸把吳王僚殺了當上吳王闔閭。想要幫伍子胥報仇,可惜沒有武將。子胥就七薦孫武。

闔閭見子胥極力推薦就叫他來聊聊兵法。孫子每陳一篇,吳王不知口之稱善,其意大悅。就說:「孫先生你的兵法十三篇聽完了,可以請先生小試身手嗎?」

孫子:「可。」

「可以用女子試嗎?」

「可。」

吳王闔閭就把宮中一百八十個宮女全請出來,分成兩隊,全部手拿長戟,以兩個寵姬為隊長。孫子開始訓練她們:「妳們懂得分前後左右嗎?」

「懂!」

「我待會說向前,妳們就向前走。說往左,妳們就往左轉。說往右,妳們就往右轉。說往後,妳們就往後轉。」

「諾!」

規矩講好,把軍法的大斧搬出來,再三令五申各宮女。

「敲右鼓。」孫子命令往右轉。

宮女們不轉就算了,還在那大笑。

孫子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再三令五申之。

「敲左鼓。」孫子命令往左轉。

宮女們又在那笑而不轉。

孫子說:「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意即規矩沒講清楚就是將軍的錯,規矩講清楚了卻不跟隨,就是官兵的問題。

「把左右隊長拖出去斬!」

吳王闔閭在臺上看到要斬寵姬,大驚。趕快派人下去跟孫子說:「我已非常清楚你很會帶兵了。這兩個是我的寵姬,沒有她們我食不甘味。希望你不要斬她們倆。」

孫子說:「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斬兩姬首級示眾。再另外起用兩宮女當隊長。

再敲令鼓,這次所有的宮女都乖乖地左右前後跟著命令走,不敢張聲。孫子就報告吳王:「士兵們都已訓練整齊,大王可以下來看看,親自命令。就算赴湯蹈火都沒有問題。」

吳王闔閭因為兩個寵姬被斬,心情有夠差,就敷衍他說:「將軍玩夠了就早點回去休息吧,我不想下去看了。」

孫子雖然知道吳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但還是留下來當將軍。

欲知子胥跟孫武如何破楚,請收看下一回:子胥復仇

2011/05/22

伍子胥傳奇 第六回:專諸出手

上回講到,專諸學好烤魚後就待在家裡靜候通知;這一等就等了五年。吳王僚十一年(公元前五百一十六年),楚平王卒。平王一死,就無法親報殺父之仇。伍子胥坐泣於室曰:「平王卒,吾志不悉矣!然楚國有,吾何憂矣?」。對他後來的作為有很大影響。

不管如何,楚平王死了就傳位給太子軫(就是平王跟搶他兒子的秦女所生下的太子軫),稱為昭王。

吳王僚見楚在辦國喪,就指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餘跟公子燭傭出兵攻楚。楚不是笨蛋,發兵斷其後路,吳軍進退不得。

於是公子光心動。子胥見此良機,說:「今吳王伐楚,二弟將兵,未知吉凶,專諸之事於斯急矣。時不再來,不可失也。」公子光馬上跑去跟專諸,專諸回曰:「僚可殺也,母老、子弱、弟伐楚、楚絕其後。方今吳外困於楚,內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也。」

公子光就找了個機會請吳王僚來家裡喝酒;預先安排武士在家地下室藏著。吳王僚出發前跟母親報備:「公子光為我具酒來請,期無變悉乎?」意指公子光請我喝酒,希望沒什麼變故。母曰:「光心氣怏怏,常有愧恨之色,不可不慎。」

王僚穿著厚甲赴會,請衛兵沿路保護,席間全是自己的親信,侍者們全都持長戟守衛,以防有變。

酒酣時,公子光佯裝腳痛,進地下室包腳,叫專諸端烤魚送上吳王。

烤魚送至桌上,把魚擘開,專諸把藏在魚中的魚腸劍順勢向吳王一推。眾侍衛一看到劍光,長戟也向專諸刺去。雖然專諸立刻胸斷臆開,但魚腸劍勢不可擋,還是刺破吳王僚的厚重鎧甲,直穿背部。吳王僚跟專諸當場斃命。席間大亂,藏在地下室的武士立馬跑上來,把親信盡滅。

公子光自立,為吳王闔閭。正困在楚的公子蓋餘、公子燭傭知道光殺僚自立,就帶兵投降,楚把他倆封在舒(今安徽省舒城縣)。

當了王,闔閭可以幫子胥報仇了。子胥充其量算謀士,武將找誰呢?誰看下一回:孫子練兵。

2011/05/15

伍子胥傳奇五:殺手專諸

上回講到,公子光不爽叔叔不按規矩把王位傳給堂弟,暗起殺機。雖然他有能力把楚國拿下,但忙著心裡的事,幫不了伍子胥子胥知道後,介紹了他暗中結交的朋友專諸公子光認識。

專諸子胥逃亡到時在路上認識的;當時專諸正在跟人釘孤枝(幹架)。子胥看他有雷霆萬鈞之勢,甚不可擋,就停下來看熱鬧。怎麼在出手前忽然間有把女聲叫曰:「搞什麼啊?回家!」專諸馬上乖乖地龜在老婆後面回家去。

子胥十分好奇,就問:「為什麼剛剛你氣勢如此磅礡,卻在準備出手時一聽到老婆叫喚掉頭就走呢?難道老婆這麼難討好嗎?」

專諸說:「你看我長得像豬頭嗎?怎麼這樣講話呢?我雖在一人之下,可在萬人之上啊!」子胥一面聽他講話,一面細細的觀察;看他額頭高凸、眼睛深邃、虎胸熊背,應該是個不簡單的人,就暗中結交。本以為到時可以幫忙報仇,看到公子光有急用,就先讓他用去。

公子光見到專諸,覺得是個人物就禮而待之。公子光說:「一定是上天派你來幫我這個失去王位的孤兒。」

專諸說:「餘眛死後傳給自己兒子,很應該啊。你為何想把他幹掉呢?」

公子光曰:「我祖父有四個兒子,老大叫諸樊,就是我老爸。老二叫餘祭、老三叫餘眛、老四叫季札季札最優。祖父死前說好王位從長子傳起,按兄弟順序傳下去。傳到季札時他在外國訪問沒回來,理應傳回長子那一邊。怎麼可以就傳給自己兒子呢?我自己力量不足,要有力的朋友幫忙。」

專諸說:「為何不找個近臣婉轉的跟吳王僚說明前王的遺命,讓他知道誰應該當上王位?何必冒風險找刺客呢?」

吳王僚這個人貪心,只知進取,不懂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所以我才到處求人幫忙。希望你能了解。」

「公子你說得太白了,你覺得我怎樣?」

「這是國家攸關的大事,普通人是沒辦法的,惟有派你了。」 

「那就下命吧!」

「時機尚未成熟。」

「凡要殺人者,必先知其所嗜,吳王喜歡什麼?」

「美食。」

「什麼美食?」

「烤魚。」

專諸就跑到太湖學烤魚,三個月後滿師,安坐家中等公子光的指令。

請繼續收看下一回:專諸出手

2011/05/08

伍子胥傳奇 第四回:初遇公子光

上回講到,伍子胥病倒了,靠沿路乞討才逃到吳國。有人看出這個衣衫襤褸的人是伍子胥,就跑去跟將軍公子光說,公子光就帶他去見當政的吳王僚吳王僚伍子胥一聊就三天,心裡想著要幫他報仇。

沒多久,兩國因為邊境養蠶的問題(經濟問題)大動干戈。將軍公子光出征,攻占了楚的鐘離(今安徽蚌埠東)和居巢(今安徽巢縣東北)兩縣城。子胥吳王僚說:「可破也,願復遣公子光。」意指再派一次公子光出征,楚國就可以一整個拿下的。

公子光卻跟吳王僚說:「伍子胥會這樣說是因為他父兄皆被楚王所殺,勸我們攻只是為了報私仇,楚國這麼大,那有這麼容易攻下來?」

伍子胥聽得公子光這番言論,知道他別有算

公元前五百六十一年,公子光的爺爺壽夢去世了。他有四個兒子:長子諸樊公子光之父)、次子餘祭、三子餘眛、幼子季札季札是大家公認的賢能,壽夢死後想傳位給他。他卻禮讓不接王位,出國到處訪問去。所以長子諸樊就先當攝政王,把王位空著。

諸樊跟弟弟們說:「既然季札怎樣都不肯接王位,那我們就兄傳弟,遲早輪到他。這樣就可以了結父親的心願。」果真諸樊死後傳餘祭餘祭死後傳餘眛

季札在這段時間裡,拜訪了等國,為吳國的外交定下了很深的基礎。當餘眛死的時候,季札還在國外遊歷。眼見沒人可傳,他就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州于,就是我們所說的吳王僚

公子光看到餘眛竟傳位給自己兒子感到非常不爽,因為父輩們一早講好兄傳弟是為了季札。今天季札不回來理應傳回長兄兒子。怎麼可以弟死了就傳給自己兒子呢?他心中起了殺機。

請繼續收看下一回:殺手專諸

2011/05/03

伍子胥傳奇 第三回:伍員着草

上回講到,楚平王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員子胥)跟伍尚過去。他倆討論要不要去看老爸,伍員說:「平王召我倆,是要以老爸為人質,把我們抓去,然後殺我們全家。殺光了,就不能報仇,不如我們出逃,之後回來還可以報父仇。」

伍尚就說:「我也知道去了會死,但如果不去到時候又報不了仇,肯定會被全人類恥笑。不如你走,我去死啦。」伍尚束手就擒。

使者去追捕伍員時,他拉弓對著使者,使者沒穿防箭衣不敢往前追,就逃掉了。逃去那呢?

之前說過太子建逃到宋國去,子胥也就跟著逃到。老爸伍奢聽到子胥逃走成功,說:「楚國君臣且苦兵矣。」意指楚國要打仗了。

平王抓到伍尚後,立馬把他們父子處死。

子胥逃到宋國時,剛好他們內亂。宋元公既自私又言而無信;宋國兩大家族,家跟家怕宋元公對他們不利,先行謀反,抓了太子跟他的兄弟們。宋元公也不是省油的燈,出兵把倆趕出宋國子胥太子建看到苗頭不對,就從逃到鄭國

鄭國子胥太子建很好,他們就住下來long stay了。鄭國位於兩個大國之間,所以對兩國的態度就影響了雙方的消長。之前鄭國同盟,出兵打出兵相救,想跟講和,反而就把使者扣押。總之,都想利用鄭國來制衡對方。

適逢其會,太子建拜訪晉國晉頃公就跟太子建說:「你在鄭國長住,他們又信任你。我想把打下來,有你當內應,我們一定會贏,到時候把鄭國封給你。」太子建本來等著當王,被費無忌一搞才從太子變逃犯。有得封當然要封啦,答應了。

回到鄭國後,還沒出手,就被無間道;有人告密,鄭定公把他殺了。子胥得知消息,趕快帶著太子建的兒子吳國落跑。

當他們跑到邊界昭關(今安徽含山縣北)時,被一條江攔腰擋著;追兵就要趕上,看到一條船,大叫:「漁父渡我!漁父渡我!」船夫知道是通緝犯伍子胥。人在做、天在看,雖然不削平王,但到處都是人,船夫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救。只好假裝唱船歌:「日月昭昭乎侵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意指時間過很快,與你約在水邊的蘆葦。

子胥躲到蘆葦叢裡,直到太陽快下山,船夫又歌:「日已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為?事寖急兮,當奈何?」意指太陽要下山啦,月亮要出來啦,還不渡江,急死人啦。子胥就忽忽的上船渡江。

過江後,子胥無以為報,把身上的劍拿出來,跟船夫說:「此劍直百金,以與夫。」船夫回說:「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豈徒百金劍邪!」意指楚平王說只要捉拿到伍子胥,就有五萬石的糧跟封爵,那止一把劍啊!船夫沒有拿他的劍就趕他快走。

子胥一直逃,還沒到吳國就病倒了,沒錢治病,只好沿路乞討。到底伍子胥能不能熬到吳國呢?請看下一回:初遇公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