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31

論死刑

讓我們先向剛離開世界的劉小妹妹致哀,相信innocent純潔無辜)的她定必在上帝身邊成為最可愛的小天使。

昨天下午在公車上滑手機看到新聞說劉小妹妹經已離開,主治醫師在記者訪問時哭不成聲。點進去看影片,他的一番話真讓人掉淚,幸好週末公車沒什麼人坐。

網上聲討嫌犯的文章炸開,大部分都說不應廢除死刑,該直接給他死,多篇文章還嗆聲廢死聯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我也曾在不同年代想過這個問題,跟大家講講。

第一次碰這個問題是中學參加辯論比賽,題目剛好就是要否廢除死刑(香港當時有死刑),抽簽抽到反方。辯論比賽一隊四人,我是第二棒,論點是罪大惡極到要死,就死一死算了,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記得當時對手有一位心儀的女師妹,搞得我心神不寧,當然就輸啦。辯論這回事是這樣的,廢死就談廢死,不用想司法公不公,有沒有判錯,這都不是重點。

台灣的蘇建和案從1991 年發生到2012 年才無罪定讞歷時廿年,這擺明是司法不公。如果當時死刑執行了,那真的是冤案。他們三位坐牢也坐了廿年,也算冤獄吧。

最近凱倫同學回澳洲,剛好有兩位澳洲人在印尼販毒執行死刑,當地的媒體也一樣炸開。她跟我討論死刑這事,有機會好好的再想了一下。

讓我們先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討論起。什麼是刑罰?刑罰有兩個作用:第一個是為受害者或家屬報復。也許你以為傷害經已造成,報復有什麼用?不過就是多一個人受傷。不要以為報復只是東方想法,聖經上早就「以眼還眼」這句上帝的話。所以刑罰第一個作用是報復,讓受害者心裡舒服。

刑罰的第二個作用才是我們現代人普遍認為的預防阻嚇。重刑頒布目的是要想犯罪者三思,抓到就大刑侍候。所以死刑的存在就是要警告想犯罪的人別亂來,會死人的喔。

我們再來看看死刑本身,死刑就是剝奪犯人的生命,生存的權利。人的生命是誰賦予的?有宗教信仰的會說是上帝(或神)賦予的(所以澳洲才會炸開),就算沒宗教信仰也會說是父母賦予的。按照這個邏輯,我們又不是神,更不是別人父母,當然不應、也不能判其他人死刑。

如果我們不能判死刑,又怎樣達到報復跟警告作用呢?反廢死的支持者最常提到的例子是挪威屠殺兒童的布列維克(Breivik),他殺了七十七個兒童,大概坐廿一年牢就可以放出來。這讓有阻嚇效用嗎?對受害者家屬公平嗎?

我認為,有個折中的方法,就是死刑繼續判,但永不執行。死刑是沒有假釋的,一關就是關到死。老實說,關到死比真的執行死刑更可怕。死,不就幾秒鐘的事,眨一下眼就沒知覺了,所以之前的鄭捷跟現在這個龔重安才會想一死了之。關到死就不一樣了,人生剩下五、六十年被困在小小的空間,沒有自由,一直到死的那一天,比死更可怕。大家想想看,如果他們想死不敢自殺跑去殺人就幫他們死,那不就便宜了他們?不讓他們死,讓他們關到死,這樣是很有阻嚇作用的。

也許你會擔心要養他們一輩子不是很花錢嗎?其實花不花錢就看監獄本身啦,現在不是很多監獄很會搞東西出來賣?弄得好,監獄還可以賺錢吧。這全都看獄方如何經營而已,不用擔心啦。

看倌,要不要支持我這個想法啊?

2015/05/09

一部電影的兩種觀看角度

上週看了部電影,想到有個角度來討論還不錯;沒想到這週發生一件事帶出另一個角度。讓我慢慢道來。

大家先回答個問題:你工作的團隊有位同事因為憂鬱症請了好一陣子假,現在康復回來上班了。但老闆想辭退他/她,搞了個全民投票。有兩個選擇:一、讓他/她回來上班;二、辭退他/她但每個人下個月有四萬(台幣)的獎金。如果要你投票,你會投什麼呢?會讓他/她歸隊還是下個月多拿四萬呢?為什麼?

拜科技之賜,現在做民調很容易,line 一送出去自然就有善心人仕回覆。台灣人還是很善良的,幾乎全部都選擇讓他/她歸隊。理由不外乎是康復了自然該回來上班、分擔工作量(團隊至上派)、今天的他/她就是明天的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派)。甚至遠在德國的布蘭登說他以前老闆玩過這招,明明想辭退員工又沒種,所以要大家投票,非常不恥這種行為,幹聲line 上傳。

這是下週五要在台灣上演法國片《兩天一夜》的劇情,女主角 Sandra 剛康復就遇到這件事。她跟丈夫還有兩個小孩剛換了個大一點的房子,若失去工作貸款還不起就只能換回小房子。所以這份工作對她非常重要。

得知要投票已經是週五下班時,她只有兩天一夜的時間一一去說服同事們投她一票。老實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很多人是需要這四萬元來修房子、付孩子學費等,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來法國的經濟不怎麼好,很多人必須週末在外面打工,四萬元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雖然說西方以個人主義為中心(其實應該是自由主義,但老百姓也許沒想這麼多,只能downgrade 至個人主義),幸好還有好幾位挺身而出支持正義。還有一位女同事為此跟老公離婚,既然價值觀不同,合則來不合則去,這是相當西方的觀念,東方目前還到不了這個水平。

不過,也有民調回覆說這跟獎金多少有關,如果獎金是一千萬那可能想都不用想了吧。這就馬上從自由主義問題推廣至個體經濟學問題了。

看完同事的角度,我們從 Sandra 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

Sandra 是由《玫瑰人生》的女主角 Marion Cotillard 飾演,她除了因為該片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外,這部片她也被再一次提名奧斯卡,一付每演必被提名的陣勢。不過她演得真好,把那種被逼到牆角的 desperate(絕望)演得很有味道。她剛從憂鬱症恢復,還是很脆弱,就要面對這種狀況。她其實很不想去說服別人,一直覺得不想麻煩人,怕被拒絕。縱 使幾個同事跟丈夫都一直支持,甚至幫她去說服一些人,但遇到挫折總是退縮。

法蘭西不同台灣,說拒絕就是拒絕,不留情面;台灣的話,遭遇這麼慘,登門拜訪想拒絕都忍不下心吧。而且,東方女性不比男性,比較不會怕麻煩到別人的面子問題,所以成功的機會遠比西方來得高。所以我相信不用民調也知道你不管多困難都會去逐一敲門問候。

片中其實還有一個小亮點,當她忐忑著去拜訪一個同事時。這位同事忽然間哭起來說感謝她來,讓 Sandra 不知所措。原來當初他剛進公司,犯了個小錯,資深的女主角一肩扛起。雖然她已不記得這事,但對一個初入行的人來說可是一生難忘;當然這又是一鐵票啦。這讓 我想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為之。」這句話。法蘭西也是這樣喔!那不就是普世價值了?

其實電影看完最有興趣的是以同事角度看這件事,這有點跟前兩篇關於道德的決擇有關。但這週有個 desperate 的同事來找我聊,想也不想我就幫忙了;雖然對現況沒有大幫助。後來回想為什麼會這麼直接伸出援手呢?也許因為剛好看完這部電影吧,也許就是不忍看到有人在絕望中吧。為什麼這位同事會在最後一秒來找我呢?也許是曾經「勿以善小而不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