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0

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嗎?

前陣子公視的「爸媽囧很大」請李家同上節目講現在小朋友不看書,只看網路文章,變得愈來愈笨,看得我一肚子火。

與此同時,不管是同事或朋友,紛紛跟我抱怨現在畢業生做事都不牢靠,動不動就辭職不幹,所以有草莓族之稱。不然就抱怨他們既沒知識又沒常識,不知道大學研究所怎會讓他們畢業。更有朋友在國立大學教書,說考試時竟然有學生要求帶電子字典,說看不懂題目云云。

總括這些觀點,現在年青人就是知識不足、待人處事不好、抗壓性不夠。李家同跟現實脫節就算了,朋友們竟然見樹不見林。好吧,讓我來跟大家解惑解惑。

李家同聯考那個年代,全台灣可能只有十多所大學。算每個學校收五百人,每年十萬個高中畢業生裡只有幾千個可以上大學。競爭激烈,非家裡重視教育、十八般武藝樣樣精根本不可能考得上。現在台灣有一百五十幾個大學,十幾萬高中畢業生全都可以進去唸。當然,由於資訊發達,現在的學生肯定比幾十年前的聰明。但你能要求這十幾萬人的素質每個都跟當年那幾千人一樣嗎?現在請的畢業生如果換作當年根本就考不上大學,能要求他們多能幹呢?

這樣說並不是看不起職場新鮮人,這是現實的問題。換作我們這一輩跑回李家同那個年代可能沒多少個考得上。再者,那些老人家的自傳都寫家裡書香世代。到我那一代,已經有同學家裡沒半本書了(家人都不看書的)。公司剛畢業的同事,家裡書架有書是少數。甚至有同事每年做臉次數比看的書要多,現在腦袋真的沒比臉重要。無論本質優劣,大學訓練多少可以讓學生進步。而且,產業升級對大學生的需求有增無減。所以不能因為這樣大幅縮減大學。

四、五十年前,房子沒那麼貴,生活壓力不高。媽媽可以留在家裡照顧小孩,伴著小孩長大,身教言教兼顧。而且以前家裡小孩多,親戚長輩一大堆,待人接物就這樣培養起來。現在雙親都要外出工作才能維持家庭開支,小孩放學要不在安親班,要不自己待家裡。除了過年過節,很少跟長輩們來往,不能怪他們不會做人,沒機會學啊。

說到抗壓性,我小時候沒有一個星期沒被打的,算起來小時候被打的數目可能跟看的書一樣多。不聽話被打,考不好被打,家裡打、學校打,去到那打到那。現在小朋友都是愛的教育長大,不能打、不能罵。你能想象在溫室下長大的大學生一畢業就可以每天加班到十二點、做錯事被老闆罵而不會跑嗎?一邊抱怨現在畢業生是草莓族,一邊又宣揚愛的教育,難道不會覺得很矛盾嗎?

與其坐在那罵現在年青人知識不足、待人處事不好、抗壓性不夠;倒不如多去了解成因,改變自己的期望與管理方法比較實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