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們先看看這段video,不用浪費太多時間從頭看到尾,看頭兩分鐘就夠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rxEslK5v7A。
怎麼樣?有什麼感覺呢?
這是朋友寄給我的一個連結,因為家裡沒有裝有線電視,平常是看不到這種節目的。剛收到email
時很興奮,因為自從關於上帝粒子的新聞出來後同事紛紛來詢。雖然大學時初生之犢不畏虎跑去修過黃偉彥老師開給博班的粒子物理,但還沒碰到Higgs
Particle 就學期結束了。所以看到有電視節目要介紹,趕快按進去看一下,想看看專家們是怎麼說的。
不看就算了,看了就火大。介紹來賓每個都叫「資深媒體人」,最後只有一個生化博士,沒半個搞物理的?!當然,國外也有好幾個非物理專業但寫普及物理不錯的好手(像我最喜愛的小說家 Asimov),先忍著。看到Higgs Particle
是啥東西都沒講就跑去講上帝的音樂;資深媒體人還說大家都知道。靠!就是大家都不知道才要看這個節目啊,都知道還要看嗎?接著還來一段不倫不類的什麼舞。心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怎麼會有這麼反智的節目啊?」火大!關掉!
想想看,如果有個business man
出差來到台灣,白天開會開到累了,晚上回到飯店洗完澡開瓶啤酒、躺在床上、打開電視準備休息一下。結果看到這種節目。肯定會覺得台灣人都「智能不足」,趕快包包收一收打道回府了吧。一邊狂奔機場的同時心裡還會反問自己為什麼會跟瘋子做生意呢。
當我跟同事表達我的看法時他也有反智的同感,但他也問說是否因為主題是物理相關。老實說,跟物理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上帝的粒子是一個那群「資深媒體人」無法掌握的題目,大可不講,我想這個世界上對上帝粒子有興趣的不多。在台灣就肯定更少了。相信題目是主持人或製作單位給的,「不會就不要講」我想是一個很基本的原則。而且,台灣現在有這麼多大學,去找個物理老師講一下有多難嗎?相信在電視上登高一呼,有過百個老師想上電視出風頭吧。不用這幾個傢伙在那一邊講
一邊發抖。
做這種節目是良心事業,好好找些老師來講是讓觀眾增廣見聞,隨便找些「資深媒體人」來講些五四三是害死人。台灣隔代教養很多,祖父母輩不一定能了解、分辨。小朋友寫完功課坐在電視機前看到這種扭來扭去粒子舞信以為真,長大了還得了?!
“You
are what you read”
西方人認為「我」是從所學所經歷的建構起來,讀什麼樣的書就成就什麼樣的人。時空不一樣,現在變成看什麼電視就成就什麼樣的人。這不打緊,如果台灣人還一直覺得每天晚上回家打開電視跟主持人一起幹譙很爽,那什麼競爭力比別人差就不能怪馬英九了。
不說別的,早上看兩份水果報(香港跟台灣),港版的關於諾貝爾物理獎有七篇相關文章報導。兩位得獎人分別做了什麼實驗皆有簡述。反觀台版的只有兩篇文章,而且對他倆的貢獻語焉不詳。近幾年台大物理都排在大學理組招生的首位(我也搞不清楚為何,其實物理要的是最有熱情的人而不是最會考試的人),而物理在講求實用的香港恐怕是榜末;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重要都吸引不了媒體的眼球呢?
週日去喝喜酒,同事帶他兩歲多的兒子來;問他釣魚臺是誰的?他大聲說:「釣魚臺是我們的!」我本想戲弄他,問他:「那尖閣諸島是誰的?」他回答說:「尖閣諸島就是釣魚臺啊!釣魚臺是我們的!」兩歲多的小朋友,還沒受到反智媒體的洗腦。週一回去公司問我們那回家就對著電視的同事:「尖閣諸島在那裡?」竟然啞口無言。
我認為台灣媒體對觀眾的反智洗腦是相當成功的,不用台獨大佬出來喊,很快台灣就會改國號,叫「呆灣」。讚!
2012/09/29
你開了幾雙眼?
MIT
有位怪怪的物理老師叫 Walter
Lewin,他常拿自己做實驗,把教學的影片放到網上去,吸引了很多人看(http://www.youtube.com
/watch?v=7Zc9Nuoe2Ow)。前幾天跟Roy 說起,他馬上說:「你說那個蕩秋千的傢伙嗎?」原來很多人都認識他。
本來不認識他的,學妹介紹了他去年出版的書《For the Love of Physics》(中文翻譯為《在MIT 燃燒物理魂》),就買來看。裡面有一章講彩虹的,講到各種各樣的彩虹,很漂亮。又講到各種彩虹的成因,還加上他拍的各種彩虹照片作為例子。章末他寫了兩段很激動人心的話:
“We don’t need to understand why a rainbow or fogbow or glassbow is formed in order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of course, but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s of rainbows does give us a new set of eyes (I call this the beauty of knowledge). We become more alert to the little wonders we might just be able to spot on a foggy morning, or in the shower, or when walking by a fountain, or peeking out of an airplane window when everyone else is watching movies. I hope you will find yourself turning your back to the Sun the next time you feel a rainbow coming on, looking about 42 degrees away from the imaginary line and spotting the red upper rim of a glorious window across the sky.” 「我們不用知道形成原因就能欣賞美麗的彩虹,但懂了彩虹的物理就如開了一雙眼睛。讓我們在晨霧裡、洗澡、經過噴泉或當大家都在看機上電影時你會探頭看外面 試著找出彩虹。我希望下次你覺得有機會有彩虹時會背著太陽,向42度的夾角看去,試著找出那有紅色外沿的彩虹。」
“Here’s my prediction. The next time you see a rainbow, you’ll check to make sure that red is on the outside, blue is on the inside; you’ll try to find the secondary bow and will confirm that the colors are reversed; you’ll see that the sky is bright inside the primary bow and much darker outside of it; and if you carry a linear polarizer on you (as you always should), you will confirm that both bows are strongly polarized. You won’t be able to resist it. It’s a disease that will haunt you for the rest of life. It’s my fault, but I will not be able to cure you, and I’m not even sorry for that, not at all!” 「我預言,下次你看到彩虹,你會看看是否紅色在外沿、藍色在內沿。你會試著找出在旁邊的第二條而顏色順序是相反的。如果手邊有偏光鏡的話,你會試著看這兩 條彩虹是否偏光的。你無法抵擋,跟病毒一樣跟你一輩子。這是我的錯,但我幫不了你,而且我不會感到抱歉,絕不!」
來,我們來回憶一下大學唸過什麼科目。還記得嗎?也許記得一些,也許全部都記得。那每一個你「過了」的科目到底教了你什麼?或者說,這些學分開了你什麼樣的眼睛?不記得了?不知道?太可惜了。
我運氣很好,早就明白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入寶山不能空手而回;所以進大學後盡所能打開各種各樣眼睛。也許在剛開眼的時候不知道其重要性,不過的確讓我有不一樣的視角。
開了心理學眼,就能回答我們家CS 問的為什麼男生會有制服控,也能回答為何一堆男生去大陸一定會找小姐。開了社會學眼,就會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的錢多到八輩子都花不完還要繼續認真工作。開了經濟學眼就不會容易受第二件半價的誘惑。開了政治學眼就不會把民主跟自由搞混而被政客欺騙。開了政治哲學眼就知道什麼樣的制度比較公平。開了宗教哲學眼就 知道為何政教必需分離(達賴喇嘛正在德蘭薩拉做政教分離)。
當打開了一雙又一雙的眼睛,你的世界就充滿色彩,而且真的回不去了。
同學,你開了幾雙眼?
補白:Walter Lewin 在他的video 裡說他上課的目的:
“My goal is not so much to cover a lot and to make them chew on a lot of equations. But my goal is to uncover several very basic things that they will remember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Even if they never used physics any more, I want them to see the beauty of physics; I want them to love physics.” 很熱血!
本來不認識他的,學妹介紹了他去年出版的書《For the Love of Physics》(中文翻譯為《在MIT 燃燒物理魂》),就買來看。裡面有一章講彩虹的,講到各種各樣的彩虹,很漂亮。又講到各種彩虹的成因,還加上他拍的各種彩虹照片作為例子。章末他寫了兩段很激動人心的話:
“We don’t need to understand why a rainbow or fogbow or glassbow is formed in order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of course, but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s of rainbows does give us a new set of eyes (I call this the beauty of knowledge). We become more alert to the little wonders we might just be able to spot on a foggy morning, or in the shower, or when walking by a fountain, or peeking out of an airplane window when everyone else is watching movies. I hope you will find yourself turning your back to the Sun the next time you feel a rainbow coming on, looking about 42 degrees away from the imaginary line and spotting the red upper rim of a glorious window across the sky.” 「我們不用知道形成原因就能欣賞美麗的彩虹,但懂了彩虹的物理就如開了一雙眼睛。讓我們在晨霧裡、洗澡、經過噴泉或當大家都在看機上電影時你會探頭看外面 試著找出彩虹。我希望下次你覺得有機會有彩虹時會背著太陽,向42度的夾角看去,試著找出那有紅色外沿的彩虹。」
“Here’s my prediction. The next time you see a rainbow, you’ll check to make sure that red is on the outside, blue is on the inside; you’ll try to find the secondary bow and will confirm that the colors are reversed; you’ll see that the sky is bright inside the primary bow and much darker outside of it; and if you carry a linear polarizer on you (as you always should), you will confirm that both bows are strongly polarized. You won’t be able to resist it. It’s a disease that will haunt you for the rest of life. It’s my fault, but I will not be able to cure you, and I’m not even sorry for that, not at all!” 「我預言,下次你看到彩虹,你會看看是否紅色在外沿、藍色在內沿。你會試著找出在旁邊的第二條而顏色順序是相反的。如果手邊有偏光鏡的話,你會試著看這兩 條彩虹是否偏光的。你無法抵擋,跟病毒一樣跟你一輩子。這是我的錯,但我幫不了你,而且我不會感到抱歉,絕不!」
來,我們來回憶一下大學唸過什麼科目。還記得嗎?也許記得一些,也許全部都記得。那每一個你「過了」的科目到底教了你什麼?或者說,這些學分開了你什麼樣的眼睛?不記得了?不知道?太可惜了。
我運氣很好,早就明白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入寶山不能空手而回;所以進大學後盡所能打開各種各樣眼睛。也許在剛開眼的時候不知道其重要性,不過的確讓我有不一樣的視角。
開了心理學眼,就能回答我們家CS 問的為什麼男生會有制服控,也能回答為何一堆男生去大陸一定會找小姐。開了社會學眼,就會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的錢多到八輩子都花不完還要繼續認真工作。開了經濟學眼就不會容易受第二件半價的誘惑。開了政治學眼就不會把民主跟自由搞混而被政客欺騙。開了政治哲學眼就知道什麼樣的制度比較公平。開了宗教哲學眼就 知道為何政教必需分離(達賴喇嘛正在德蘭薩拉做政教分離)。
當打開了一雙又一雙的眼睛,你的世界就充滿色彩,而且真的回不去了。
同學,你開了幾雙眼?
補白:Walter Lewin 在他的video 裡說他上課的目的:
“My goal is not so much to cover a lot and to make them chew on a lot of equations. But my goal is to uncover several very basic things that they will remember for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Even if they never used physics any more, I want them to see the beauty of physics; I want them to love physics.” 很熱血!
2012/09/16
一件非法購買事件
週五收到客戶email,內容如下:「近期因日本非法購買中國領土釣魚島,導致中日關係緊張,有可能會影響中日商貿,所以我們想了解一下在貴司所用到的原材料是否有日本進口物料,以便我司做好風險防範措施。」
同事收到後笑到停不下來,本想回他們說台日關係非常友好,絕無斷料之危機,不用擔心。但想到創作得出這封email 的人頭腦相當幼稚,定會把台日關係友好當作台獨之宣示,為免刺激幼稚人之情緒,所以另作回答。
我收到時亦瘋狂爆笑,但並不為中日關係緊張關我屁事,而是為了逗號前的那句話:「日本非法購買中國領土釣魚島」。這句話真是可圈可點,足可成為邏輯學的教材。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句話。
把這句話拆成「日本」、「非法」、「購買」、「中國」、「領土」、「釣魚島」後不同的排列組合可以有很多解釋,時間有限,我們看幾個例子後同學們自可自行仿照練習。
首先講「購買」,買方、賣方都沒有中國或中國人的參與,有什麼好叫的?別人買賣東西幹你屁事?再來是「非法」購買?到底是誰的法?現在是日本跟日本人買東西,用的當然是日本法,喊出「非法」的人懂日本的法律嗎?就算是「非法」也是「非」日本法,日本自會處置,不用中國人多八卦。如果你說這個買賣是「非」中國之法,中國也買賣土地的呀,要說「非法」必需要把法條例出來。不然我也可以說中國非法把我的blog block 住啊!
再來看「領土」,釣魚島是什麼時候的中國領土了?明朝嘛!明朝時越南也是中國領土啊,不然去找胡志明跟他要回來吧。這百年來就只有香港人上去過(日本法律規定日本人也不能上去);照算釣魚島算是香港的。香港人都沒講話,中國人講什麼講啊?
接著看「非法購買中國領土」。老實說,如果島真是你的別人怎麼買賣也沒實際效用,如果島不是你的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理睬。不然你在網上拍賣「莫斯科」看看,就算有人買了你覺得普丁會敲鑼打鼓嗎?不會,他只會當你是瘋子。
來看看「釣魚島」。人家日本買賣的叫「尖閣列島」,抗議個屁。舉個例你們就知道沒什麼好吵的:你在網上拍賣「China」,照說中國人肯定會很火,其實不然。不信跑去鄉下跟農民問看,他會說:「我不要「拆哪」!政府每天都拆這「拆哪」的,我不要!」人家叫「中國」啊,「拆」什麼「哪」?
中國的劇本真難寫,為了習的身體不好想盡各種辦法延後十八大的召開。所以暗中聳恿人民上街打、砸、搶,明為抗議,實以為藉口對日本換取好處跟延後十八大。
有種就去把島要回來,不要在家裡當英雄,出去就當狗雄。在自己家打、砸、搶傷害的都只是自己,有什麼好威風的?一百多年還在那義和團,幼稚!
補白:
1. 日本很為這事傷腦筋,搞到候任駐中國大使壓力太大死掉。西宮伸一大使才六十歲,曾在中國當過駐華公使,正是當駐中大使的好人材。為了這種島事而死真是可惜。希望他在天之靈得到安息。
2. 早上聽港台節目《講東講西》,聽眾打來說希望藉這個事件可以讓中、台雙方大和解合作云云。連主持人都聽不下去,當真有人又傻又天真。
同事收到後笑到停不下來,本想回他們說台日關係非常友好,絕無斷料之危機,不用擔心。但想到創作得出這封email 的人頭腦相當幼稚,定會把台日關係友好當作台獨之宣示,為免刺激幼稚人之情緒,所以另作回答。
我收到時亦瘋狂爆笑,但並不為中日關係緊張關我屁事,而是為了逗號前的那句話:「日本非法購買中國領土釣魚島」。這句話真是可圈可點,足可成為邏輯學的教材。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句話。
把這句話拆成「日本」、「非法」、「購買」、「中國」、「領土」、「釣魚島」後不同的排列組合可以有很多解釋,時間有限,我們看幾個例子後同學們自可自行仿照練習。
首先講「購買」,買方、賣方都沒有中國或中國人的參與,有什麼好叫的?別人買賣東西幹你屁事?再來是「非法」購買?到底是誰的法?現在是日本跟日本人買東西,用的當然是日本法,喊出「非法」的人懂日本的法律嗎?就算是「非法」也是「非」日本法,日本自會處置,不用中國人多八卦。如果你說這個買賣是「非」中國之法,中國也買賣土地的呀,要說「非法」必需要把法條例出來。不然我也可以說中國非法把我的blog block 住啊!
再來看「領土」,釣魚島是什麼時候的中國領土了?明朝嘛!明朝時越南也是中國領土啊,不然去找胡志明跟他要回來吧。這百年來就只有香港人上去過(日本法律規定日本人也不能上去);照算釣魚島算是香港的。香港人都沒講話,中國人講什麼講啊?
接著看「非法購買中國領土」。老實說,如果島真是你的別人怎麼買賣也沒實際效用,如果島不是你的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理睬。不然你在網上拍賣「莫斯科」看看,就算有人買了你覺得普丁會敲鑼打鼓嗎?不會,他只會當你是瘋子。
來看看「釣魚島」。人家日本買賣的叫「尖閣列島」,抗議個屁。舉個例你們就知道沒什麼好吵的:你在網上拍賣「China」,照說中國人肯定會很火,其實不然。不信跑去鄉下跟農民問看,他會說:「我不要「拆哪」!政府每天都拆這「拆哪」的,我不要!」人家叫「中國」啊,「拆」什麼「哪」?
中國的劇本真難寫,為了習的身體不好想盡各種辦法延後十八大的召開。所以暗中聳恿人民上街打、砸、搶,明為抗議,實以為藉口對日本換取好處跟延後十八大。
有種就去把島要回來,不要在家裡當英雄,出去就當狗雄。在自己家打、砸、搶傷害的都只是自己,有什麼好威風的?一百多年還在那義和團,幼稚!
補白:
1. 日本很為這事傷腦筋,搞到候任駐中國大使壓力太大死掉。西宮伸一大使才六十歲,曾在中國當過駐華公使,正是當駐中大使的好人材。為了這種島事而死真是可惜。希望他在天之靈得到安息。
2. 早上聽港台節目《講東講西》,聽眾打來說希望藉這個事件可以讓中、台雙方大和解合作云云。連主持人都聽不下去,當真有人又傻又天真。
2012/09/08
為什麼反對洗腦國民教育?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公民教育科,教小朋友如何當一個公民,香港本來就有德育及公民教育這個科目了。可是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有國民教育科,兩個都是以洗腦聞名的國家:新加坡及中國。
要多了解中國,香港有中國歷史科可以唸。這其實也不構成反對國民教育成科的問題,問題在於教育局所提供給各學校的手冊。同學可以先到這裡下載來看看。(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3332834.html)(下不來的跟我說)
手冊要老師告訴同學中國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來引用幾句裡面的話大家就知道問題多大:
『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就是實現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合一的「三維一體」。』
既然說是民主,為什麼要堅持共產黨領導呢?民主就是人民隨時都會變,要不你有能力說服大家聽你的,要不你就聽大家的。為何要堅持呢?這就是中共一直都矛盾之處。而且「依法治國」?這種睜開眼睛說大話也真是中國特式啊!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主要指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再一次,民主就是可以變,沒什麼專政的,所以看到什麼「專」啊,「堅持」啊,都是假民主。更好笑的在下面:
『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用這句話來描述中共,有腦的都知道是笑話啦,老師怎麼教啊?
稱讚自己的同時不忘踩別人幾腳,說完中國模式有多好接著講美國制度有多差:
『政黨惡鬥,人民當災』、『兩黨時常會因為選舉拉票需要,又或者意氣之爭,而拒絕通過由對手執政黨所提出的年度財政預算,從而令政府關門、公共服務停止,直接影響社會民生的運作。』
講完政治講經濟,當然是對大躍進餓死四千萬人隻字不提,只講開放改革後每年9.8% GDP的成長。接下來再推崇一下國有企業的制度:
『國家對金融、大型企業包括骨幹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和事業的控制,不是絕對的控制,而是有指導地推進市場化競爭的控制,目的是保障重要產業基本的產權和管理權,以貫徹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
所以這些國企的老闆們就可以亂花公款吃喝玩樂,反正企業大得沒人管,也不能管。
接著講社會方面,從家庭倫理講到汶川地震得的港人捐獻,為什麼不講一下汶川的豆腐渣工程呢?
文化方面更離譜,說『文化建設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民族文化為主體」的兩個主體格局。』你看得懂寫什麼嗎?看不懂怎樣教?
最後結論是中國應走「中國模式」而不應跟隨「普世價值」。更說西方世界因為要求其他國家遵受「普世價值」而發動戰爭。我想,對於人權、自由、民主這些不適用於中共的普世價值的確不合「中國模式」。
手冊附上一堆教學建議,譬如說要認識「華盛頓共識」與「布達佩斯俱樂部」跟「北京模式」的差異。這是給小學跟初中的教材,這麼小就要學這些嗎?瘋了吧!
講了這麼多,我們來重看一下到底國民教育科想讓同學們了解中國的什麼。政治多麼的有特色,經濟多麼的好,社會多麼的和諧,文化多麼的優異。為什麼跟我們平常在報紙上看到的中國完全不一樣?對,這就叫洗腦!洗掉你在一般媒體上看到的負面印象,而且是由學校教你的。你說該不該反。
反對洗腦國民教育!
反對洗腦國民教育!
反對洗腦國民教育!
補白:
1. 有興趣看共產黨如何抺黑我們的來看一段視頻,把反對國民教育的同學們抺黑,把世界二分法,什麼「破壞派」、「建設派」(我很喜歡破壞共產黨)。中共喜歡發明一些不去定義的名詞再誘導大眾去對號入座。憤青最易受到搧動。http://www.youtube.com/watch?v=Tzz30-hXYIc
2. 有興趣支持反洗腦國民教育的朋友可以把fb 上的大頭貼換成穿黑衣雙手打乂的照片。謝謝支持!
3. 如果想看香港土共如何跟我們辯論洗腦國民教育可以看以下視頻,可惜沒有字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f5ac47o0c
2012/09/01
披著羊皮的狼﹣評Niall Ferguson 的《文明》
相信很多同學都對為什麼古代中國(或東方)文明曾叱吒風雲,沒過幾百年卻被八國聯軍瓜分感到疑惑。這個疑問又叫李約瑟難題,當年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 在寫《中國科學技術史》就發現為什麼中國的科技曾獨步全球,可惜工業革命卻不在中國發生呢?你看馬可波羅筆下的元朝大都盛況風靡威尼斯,經過了明、清兩朝就變東亞病夫。
前陣子逛書店看到哈佛Niall Ferguson 的《Civilization》出中文版,介紹他六個為什麼歐洲會成為世界中心的觀點,那就買來看看。頭三個論點煞有介事,看後面很火大,顧不得本來要寫文章反對香港的國民洗腦教育,先寫一篇把這本書打趴。
《文明》裡面提到的六個觀點分別是:競爭、科學、私有產權、醫學、消費主義、工作倫理。頭三個用的是比較法,像競爭這個論點,就以中國為例。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就統一成為一個很大的帝國,而歐洲一直都是小國在競爭。不斷競爭就有憂患意識,不停的追求比別人強來免於拼吞。我十分同意這個觀點,所以多年前就提出中國要分成多個State,跟美國一樣,變成United State of China;每個State 各自因地制宜,相互競爭。
第二個觀點是科學,以波斯跟阿拉伯為例。很多數學跟科學其實都從波斯兩河流域開始,阿拉伯稱霸時就接力發展,橫掃南歐。書中觀點說歐洲人能把科學轉成科技再轉成軍事力量,所以能把阿拉伯人從歐洲趕走。例如牛頓力學出來之後就用物理來改進大炮的準確性,讓每一個炮彈都不浪費。
第三個觀點是私有產權,以南、北美洲為例。歐洲人當時坐了幾個月船到北美洲後迎接他們的是處女地,你要畫多大的地就看你的馬跑多快。但如果你不幸的往南美洲走,那迎接你的只有一堆奴隸,土地不屬於你的。一直到了現在,南美洲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就跟他們的政治體制一樣,一直都是獨裁或軍事獨裁制。沒有私有產權就行不了資本主義,怪不得中、南美跟中國這麼友好。
第四點名叫醫學,其實內容就是指歐洲在殖民非洲時帶給他們西方的醫學,救了很多非洲人的生命云云。老實說,這是披著醫療皮的帝國主義。歐洲人沒事不要去非洲抓奴隸就不會把歐洲的病毒細菌帶到沒有免疫力的非洲去。也不會把歐洲人沒有免疫力的非洲特有病毒帶回歐洲。這樣就不會死這麼多人。如果說醫學比較好,那就包括在科學的論點就夠了,為何要另闢論點討論呢?根本就是瓜田李下。全章沒有提到半句帝國主義,但全都是帝國殖民主義的行為,虛偽!
第五個叫消費,整章都亂寫。一開始講馬克斯對於勞工工資預言的失敗,後又講牛仔褲跟西裝的流行。講到底其實就是文化侵略。而作者的結論根本就是語無論次。
第六個觀點叫工作倫理,這個觀點不用說當然源於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觀點我在以前的文章就已經講很多了,不再多說。但作者把工作倫理狹隘的只歸因於基督教。其實現代的工作倫理已經自行發展,沒有新教在背後支持一樣可以維持。而作者更以現在歐、美兩洲人愈來愈遠離基督教而感到憂心,簡直就是同樣是哈佛的享廷頓(Samuel Huntington)《文明衝突論》的翻版。《文明衝突論》裡所說的就是這個世界就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文明的鬥爭,享廷頓在9.11後提出這個觀點,成為美國的主流自是當然,但Niall Ferguson 還在講這個就顯得無聊。
書中最後一章寫的是競爭對手,羊皮終究包不住狼。就是警告離基督愈來愈遠的歐美,中國跟伊斯蘭快要主宰世界了,趕快起床吧。
這本書的原文版的副標題是﹣The West and the Rest,怪不得,就是以西方的觀點來看世界,而且沙文主義地把世界分成西方跟其它。他的潛意識就是西方應該是主,其它的都是副。
作者Niall Freguson 何許人也?他之前寫過一本很賣的書《貨幣崛起》,沒看過。不過他最近跳出來支持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萊恩(Paul Ryan),而萊恩提出新財政政策要救美國。他的政策很特別,就是減富人稅,增加中產人稅跟削減社會福利。看來共和黨是要富者愈富,遠離中產了。這也難怪《文明》這本書是完全以既得利益者為立場寫的書。
沒想到垃圾到處有,哈佛有兩個。
前陣子逛書店看到哈佛Niall Ferguson 的《Civilization》出中文版,介紹他六個為什麼歐洲會成為世界中心的觀點,那就買來看看。頭三個論點煞有介事,看後面很火大,顧不得本來要寫文章反對香港的國民洗腦教育,先寫一篇把這本書打趴。
《文明》裡面提到的六個觀點分別是:競爭、科學、私有產權、醫學、消費主義、工作倫理。頭三個用的是比較法,像競爭這個論點,就以中國為例。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就統一成為一個很大的帝國,而歐洲一直都是小國在競爭。不斷競爭就有憂患意識,不停的追求比別人強來免於拼吞。我十分同意這個觀點,所以多年前就提出中國要分成多個State,跟美國一樣,變成United State of China;每個State 各自因地制宜,相互競爭。
第二個觀點是科學,以波斯跟阿拉伯為例。很多數學跟科學其實都從波斯兩河流域開始,阿拉伯稱霸時就接力發展,橫掃南歐。書中觀點說歐洲人能把科學轉成科技再轉成軍事力量,所以能把阿拉伯人從歐洲趕走。例如牛頓力學出來之後就用物理來改進大炮的準確性,讓每一個炮彈都不浪費。
第三個觀點是私有產權,以南、北美洲為例。歐洲人當時坐了幾個月船到北美洲後迎接他們的是處女地,你要畫多大的地就看你的馬跑多快。但如果你不幸的往南美洲走,那迎接你的只有一堆奴隸,土地不屬於你的。一直到了現在,南美洲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就跟他們的政治體制一樣,一直都是獨裁或軍事獨裁制。沒有私有產權就行不了資本主義,怪不得中、南美跟中國這麼友好。
第四點名叫醫學,其實內容就是指歐洲在殖民非洲時帶給他們西方的醫學,救了很多非洲人的生命云云。老實說,這是披著醫療皮的帝國主義。歐洲人沒事不要去非洲抓奴隸就不會把歐洲的病毒細菌帶到沒有免疫力的非洲去。也不會把歐洲人沒有免疫力的非洲特有病毒帶回歐洲。這樣就不會死這麼多人。如果說醫學比較好,那就包括在科學的論點就夠了,為何要另闢論點討論呢?根本就是瓜田李下。全章沒有提到半句帝國主義,但全都是帝國殖民主義的行為,虛偽!
第五個叫消費,整章都亂寫。一開始講馬克斯對於勞工工資預言的失敗,後又講牛仔褲跟西裝的流行。講到底其實就是文化侵略。而作者的結論根本就是語無論次。
第六個觀點叫工作倫理,這個觀點不用說當然源於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觀點我在以前的文章就已經講很多了,不再多說。但作者把工作倫理狹隘的只歸因於基督教。其實現代的工作倫理已經自行發展,沒有新教在背後支持一樣可以維持。而作者更以現在歐、美兩洲人愈來愈遠離基督教而感到憂心,簡直就是同樣是哈佛的享廷頓(Samuel Huntington)《文明衝突論》的翻版。《文明衝突論》裡所說的就是這個世界就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文明的鬥爭,享廷頓在9.11後提出這個觀點,成為美國的主流自是當然,但Niall Ferguson 還在講這個就顯得無聊。
書中最後一章寫的是競爭對手,羊皮終究包不住狼。就是警告離基督愈來愈遠的歐美,中國跟伊斯蘭快要主宰世界了,趕快起床吧。
這本書的原文版的副標題是﹣The West and the Rest,怪不得,就是以西方的觀點來看世界,而且沙文主義地把世界分成西方跟其它。他的潛意識就是西方應該是主,其它的都是副。
作者Niall Freguson 何許人也?他之前寫過一本很賣的書《貨幣崛起》,沒看過。不過他最近跳出來支持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萊恩(Paul Ryan),而萊恩提出新財政政策要救美國。他的政策很特別,就是減富人稅,增加中產人稅跟削減社會福利。看來共和黨是要富者愈富,遠離中產了。這也難怪《文明》這本書是完全以既得利益者為立場寫的書。
沒想到垃圾到處有,哈佛有兩個。
2012/08/18
倫奧拾零
倫奧閉幕了,有點失落,晚上不知要看什麼電視好,那就回去看書吧。不過中間記下很多感人的事,在這裡寫一下。
開幕時,奧委會主席 Jacques Rogge 說這是第一次所有國家都有女性參賽者。本來沒覺得怎樣,反正伊斯蘭教某些教派就是認為女性比較低等,當然要花很多力氣跟發很多外卡才能讓她們也一起來共襄盛舉。但當我看到一百公尺的預賽時,真的被雷到了。
田徑場上女運動員穿得很少,當然是為了動作方便跟減少風阻。倫敦天氣涼,很適合田徑比賽。百米預賽當天大家出場時都穿很多,在準備線就開始脫下來了。沒想到有幾位女參賽者只脫了外套就跟著大家「Get Set!」。長袖,長褲,包著頭就只有臉露出來。心裡想:「嘩!風阻這麼大,陣勢就先輸一大截。」果不其然,每場包頭的都是包尾,而且輸很大。
我想,這些輸很大女參賽者都是奧委會特發的外卡,為了鼓勵參與所以邀請她們來參加。阿富汗來了第一個女短跑Tahmina Kohistani,沙地阿拉伯來了只在場上八十三秒就被 KO 的柔道選手Judoka Shaherkani。這種重視參與的精神不局限在女性,像奧委會就發外卡給尼日爾(Niger)的六個運動員。其中一位參加二千公尺划船賽的Hamadou Djibo Issaka 用了超過其他參賽者一分多鐘才能完成賽事。當其他參賽者都上岸後 Issaka 還在努力的划。不過他一點都沒有因為輸太多而放棄或流淚,在終點線等著他的是二萬五千個受他不屈不撓精神感染而幫忙加油的民眾。這一刻,這位最後一名,才是英雄。
講到最後一名的英雄就要講一下女子雙人十米高台跳水。不用說,中國隊跟機械人一樣的完美動作遠遠拋離對手拿下金牌。奇怪的是,她們從開始跳到金牌到手的那一刻毫無笑容。不是我故意叫機械人,她們表現出來就是機械人的模樣。其他國家跳得好的上來就相互擁抱,跟教練領隊親來親去。不說別的,加拿大隊得第三名後高興得跟瘋子一樣。如果你是跳完後才轉到那一台的話,你會以為加拿大得金牌,墨西哥得銀牌而中國輸最慘。沒想到是反過來。
說到運動精神就不能不提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中國人打中國人。李雪芮最後拿到金牌,第二名的王儀涵其實是世界排名第一。從第二局開始輸就一直哭,一直哭到真的輸掉金牌,哭到銀牌拿在手上,還不想跟金牌站一起拍照。這些受高壓訓練的運動員,一點都沒有運動精神,一點都沒有世界第一的風範。看不起!
講完運動精神再說一下閉幕典禮。這根本就是一場給運動員看的演唱會,把英國所有有名的歌手都搬出來,每人唱個兩首。這也不得不佩服英國人把流行文化包裝到全世界去;起碼演唱會裡面的歌每個隊員都跟著唱得很高興。而且比起京奧的閉幕禮大家要坐定定看表演,倫奧的就全場一起跳。我猜,不只在會場裡,全球在電視機前看的觀眾都會跟著 We Will Rock You 站起來跳吧。
再來講一下最愛看的田徑比賽。很多人覺得看田徑很無聊,不是跑來跑去就是跳來跳去。可能以前在田徑隊裡跑中距離的關係,特愛看徑賽。就算是馬拉松,我可以從頭看到尾看兩個小時。中、長距離不需要特別的體能訓練,就是跑得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久。但腦袋的訓練很重要,因為如何配速,如何不受別人影響最關鍵。這跟人生很像,有人小時了了,有人後來居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配速,不能受人影響,所以長跑主要是跟自己比,並不是跟對手比。而人生也是一樣,要是一開始就打算跟旁邊的人競速,那就輸定了,因為旁邊的人隨時都在換,自己的心理關口卻永遠存在。
因為長跑是一個跟自己比賽的項目,所以關鍵是如何面對自己。有些人覺得長跑很沉悶,沒有人可以講話。其實人生也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是要自己孤獨面對,如果不能享受孤獨,恐怕人生的長跑也不會跑得有多好。
最後問一下各位同學,有注意到短跑跟長跑著的差別嗎?短跑的都是肌肉發達的筋肉人,長跑的都是瘦削的帶點智者的書卷氣。你看 Usain Bolt 跑完後跟個瘋子一樣在表演拉弓,而馬拉松的得獎者站在頒獎台上靦腆得不知要站那裡就知道。沒辦法,跑四十二公里是要用腦的啊!
開幕時,奧委會主席 Jacques Rogge 說這是第一次所有國家都有女性參賽者。本來沒覺得怎樣,反正伊斯蘭教某些教派就是認為女性比較低等,當然要花很多力氣跟發很多外卡才能讓她們也一起來共襄盛舉。但當我看到一百公尺的預賽時,真的被雷到了。
田徑場上女運動員穿得很少,當然是為了動作方便跟減少風阻。倫敦天氣涼,很適合田徑比賽。百米預賽當天大家出場時都穿很多,在準備線就開始脫下來了。沒想到有幾位女參賽者只脫了外套就跟著大家「Get Set!」。長袖,長褲,包著頭就只有臉露出來。心裡想:「嘩!風阻這麼大,陣勢就先輸一大截。」果不其然,每場包頭的都是包尾,而且輸很大。
我想,這些輸很大女參賽者都是奧委會特發的外卡,為了鼓勵參與所以邀請她們來參加。阿富汗來了第一個女短跑Tahmina Kohistani,沙地阿拉伯來了只在場上八十三秒就被 KO 的柔道選手Judoka Shaherkani。這種重視參與的精神不局限在女性,像奧委會就發外卡給尼日爾(Niger)的六個運動員。其中一位參加二千公尺划船賽的Hamadou Djibo Issaka 用了超過其他參賽者一分多鐘才能完成賽事。當其他參賽者都上岸後 Issaka 還在努力的划。不過他一點都沒有因為輸太多而放棄或流淚,在終點線等著他的是二萬五千個受他不屈不撓精神感染而幫忙加油的民眾。這一刻,這位最後一名,才是英雄。
講到最後一名的英雄就要講一下女子雙人十米高台跳水。不用說,中國隊跟機械人一樣的完美動作遠遠拋離對手拿下金牌。奇怪的是,她們從開始跳到金牌到手的那一刻毫無笑容。不是我故意叫機械人,她們表現出來就是機械人的模樣。其他國家跳得好的上來就相互擁抱,跟教練領隊親來親去。不說別的,加拿大隊得第三名後高興得跟瘋子一樣。如果你是跳完後才轉到那一台的話,你會以為加拿大得金牌,墨西哥得銀牌而中國輸最慘。沒想到是反過來。
說到運動精神就不能不提女子羽球單打金牌戰,中國人打中國人。李雪芮最後拿到金牌,第二名的王儀涵其實是世界排名第一。從第二局開始輸就一直哭,一直哭到真的輸掉金牌,哭到銀牌拿在手上,還不想跟金牌站一起拍照。這些受高壓訓練的運動員,一點都沒有運動精神,一點都沒有世界第一的風範。看不起!
講完運動精神再說一下閉幕典禮。這根本就是一場給運動員看的演唱會,把英國所有有名的歌手都搬出來,每人唱個兩首。這也不得不佩服英國人把流行文化包裝到全世界去;起碼演唱會裡面的歌每個隊員都跟著唱得很高興。而且比起京奧的閉幕禮大家要坐定定看表演,倫奧的就全場一起跳。我猜,不只在會場裡,全球在電視機前看的觀眾都會跟著 We Will Rock You 站起來跳吧。
再來講一下最愛看的田徑比賽。很多人覺得看田徑很無聊,不是跑來跑去就是跳來跳去。可能以前在田徑隊裡跑中距離的關係,特愛看徑賽。就算是馬拉松,我可以從頭看到尾看兩個小時。中、長距離不需要特別的體能訓練,就是跑得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久。但腦袋的訓練很重要,因為如何配速,如何不受別人影響最關鍵。這跟人生很像,有人小時了了,有人後來居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配速,不能受人影響,所以長跑主要是跟自己比,並不是跟對手比。而人生也是一樣,要是一開始就打算跟旁邊的人競速,那就輸定了,因為旁邊的人隨時都在換,自己的心理關口卻永遠存在。
因為長跑是一個跟自己比賽的項目,所以關鍵是如何面對自己。有些人覺得長跑很沉悶,沒有人可以講話。其實人生也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是要自己孤獨面對,如果不能享受孤獨,恐怕人生的長跑也不會跑得有多好。
最後問一下各位同學,有注意到短跑跟長跑著的差別嗎?短跑的都是肌肉發達的筋肉人,長跑的都是瘦削的帶點智者的書卷氣。你看 Usain Bolt 跑完後跟個瘋子一樣在表演拉弓,而馬拉松的得獎者站在頒獎台上靦腆得不知要站那裡就知道。沒辦法,跑四十二公里是要用腦的啊!
2012/08/02
平民小吃KO 滿漢全席﹣評倫敦奧運開幕式
在中國看了奧運開幕式的精華版,旁白說個不停,煩死了。不過,旁白透露出的政治意涵非常有趣。回來再看一遍完整版,才發現旁白不說不成,倫敦版方方面面都把北京比下去啊!
不說別的,北京開幕式預算三億美元;英國沒錢,只花兩千七百萬鎊,算起來只有八分一。所以中國人從一開場就睜大眼睛看英國能端出什麼菜來。果然,只算一桌平民小吃。沒想到的是,平民小吃把四年前的宏壯威武滿漢全席打得落花流水。
倫敦開幕式不搞高深,不用盤古開天玩起,迅速的遊過泰晤士河、鳥瞰倫敦後就從農莊開始,雞、鴨、鵝,連牧羊犬都搬出來,十分真實。接著工業革命、世界大戰、鋼鐵時代;兩個環節就交代完英國近代史。注意到裡面詩歌班的歌唱嗎?一開始獨唱是個左手斷掉的殘疾小女孩,她右後方是個失明的小男孩。北京開幕式裡女孩只因為長得不夠漂亮只能當代唱,而漂亮的就對嘴。擺明就是搞諷刺嘛,旁白能不多說幾句嗎?
再下來就厲害了,第三個環節Happy and Glorious一開始就是James Bond 跟女王。有那一個國家可以看到王室為了奧運粉默登場的嗎?而且是英女王!她的影響力不用我多說了,你去看有多少國家的鈔票還是女王頭就知道。看到女王出現我也嚇了一跳大叫起來。你能想像胡錦濤那付老八股臉能在劇中參一腳嗎?真的想到都會吐。接著聽障小朋友用手語「唱」國歌就不說了,又一次刺痛中國人的神經。
接下來更慘,端出來的是一堆病床、小朋友跟護士。表現英國對從一九四八年實施的全民健保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感到驕傲。這又跟看醫生要先付錢,沒錢只能讓你死在醫院門口的中國過不去。所以旁白根本不說這是全民健保制度,沒辦法,怎可以讓人民知道保障健康原來政府也有責任呢。
之後就更好看了,首先是JK Rolling 跟她的Harry Potter,然後再有Mr. Bean 惡搞Chariots of Fire 。緊跟著的就是串燒英倫搖滾樂加Rap 搭配現代網路的方便性。天啊!Harry Potter 通俗文學、搖滾樂跟Rap 也可以登上開幕式,跟北京把昆曲搞得難聽死當作高尚來比,真的是平民口味。
更過份的是,女王在場的同時竟然找Mr. Bean 惡搞火戰車;我想,要是Benny Hill 在還得了。同學們不認識Benny Hill?上youtube 找吧。以前英文老師叫我們週末一定要看Benny Hill Show來學英文的。太開放了!回來開幕式,我們能想像胡主席看著我們惡搞嗎?我想像不出他看到惡搞的那個表情。
西方人對弱勢兒童真的特別關懷,連運動員進場也不放過。每個國家進場時排頭三個分別是該國旗手、舉著國名的領隊小姐跟抱著一朵銅花的小朋友(銅花是用來當聖火用的)。抱著銅花的很多是殘障小朋友,起碼我看到有眼疾的,有坐輪椅的,有右手是假手的。在整個開幕式,身上有明顯缺陷的小朋友不停出現眼前。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每個人多少都有些缺陷。我們不會跟北京一樣挑幾百個長得一模一樣雄壯威武的武警去假裝活字站高蹲低喊「和諧」。
在處處要求和諧的強國,旁白也不容易做啊。奧運會旗由八個人提著進來,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其他人要由旁白才知道是誰。明明英文介紹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但「和平」在中國是個敏感詞,只能說「她得過諾貝爾獎」。另外一個是Liberty Fund 的代表,因為「自由」在中國也是敏感詞,所以也只能說「Liberty 基金會」。我很佩服中國的口譯人員,他們什麼都能翻成中文;當然,對於大部份老百姓都不懂英文的國家,這是很必要的。但這是我整個開幕式唯一聽到的一個英文字。
奧委會主席Jacques Rogge 在開幕時致詞說:「Character cost far more than medals.」可惜中國人聽不進去,才開賽沒多久就搞出羽球女雙打假波被取消資格。唉!強國啊!
旁白在Mr.Bean 惡搞Chariots of Fire 後冷冷的評論說:「這是英國人的幽默,你接受嗎?」我想說的是:「那中國人的和諧,我不接受。」
PS. 眼尖的會在一開幕的短篇裡看到飛行的豬(Flying Pig),在點完聖火後放的音樂是「Dark Side of the Moon」,顯然導演是個Pink Floyd 控。
不說別的,北京開幕式預算三億美元;英國沒錢,只花兩千七百萬鎊,算起來只有八分一。所以中國人從一開場就睜大眼睛看英國能端出什麼菜來。果然,只算一桌平民小吃。沒想到的是,平民小吃把四年前的宏壯威武滿漢全席打得落花流水。
倫敦開幕式不搞高深,不用盤古開天玩起,迅速的遊過泰晤士河、鳥瞰倫敦後就從農莊開始,雞、鴨、鵝,連牧羊犬都搬出來,十分真實。接著工業革命、世界大戰、鋼鐵時代;兩個環節就交代完英國近代史。注意到裡面詩歌班的歌唱嗎?一開始獨唱是個左手斷掉的殘疾小女孩,她右後方是個失明的小男孩。北京開幕式裡女孩只因為長得不夠漂亮只能當代唱,而漂亮的就對嘴。擺明就是搞諷刺嘛,旁白能不多說幾句嗎?
再下來就厲害了,第三個環節Happy and Glorious一開始就是James Bond 跟女王。有那一個國家可以看到王室為了奧運粉默登場的嗎?而且是英女王!她的影響力不用我多說了,你去看有多少國家的鈔票還是女王頭就知道。看到女王出現我也嚇了一跳大叫起來。你能想像胡錦濤那付老八股臉能在劇中參一腳嗎?真的想到都會吐。接著聽障小朋友用手語「唱」國歌就不說了,又一次刺痛中國人的神經。
接下來更慘,端出來的是一堆病床、小朋友跟護士。表現英國對從一九四八年實施的全民健保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感到驕傲。這又跟看醫生要先付錢,沒錢只能讓你死在醫院門口的中國過不去。所以旁白根本不說這是全民健保制度,沒辦法,怎可以讓人民知道保障健康原來政府也有責任呢。
之後就更好看了,首先是JK Rolling 跟她的Harry Potter,然後再有Mr. Bean 惡搞Chariots of Fire 。緊跟著的就是串燒英倫搖滾樂加Rap 搭配現代網路的方便性。天啊!Harry Potter 通俗文學、搖滾樂跟Rap 也可以登上開幕式,跟北京把昆曲搞得難聽死當作高尚來比,真的是平民口味。
更過份的是,女王在場的同時竟然找Mr. Bean 惡搞火戰車;我想,要是Benny Hill 在還得了。同學們不認識Benny Hill?上youtube 找吧。以前英文老師叫我們週末一定要看Benny Hill Show來學英文的。太開放了!回來開幕式,我們能想像胡主席看著我們惡搞嗎?我想像不出他看到惡搞的那個表情。
西方人對弱勢兒童真的特別關懷,連運動員進場也不放過。每個國家進場時排頭三個分別是該國旗手、舉著國名的領隊小姐跟抱著一朵銅花的小朋友(銅花是用來當聖火用的)。抱著銅花的很多是殘障小朋友,起碼我看到有眼疾的,有坐輪椅的,有右手是假手的。在整個開幕式,身上有明顯缺陷的小朋友不停出現眼前。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每個人多少都有些缺陷。我們不會跟北京一樣挑幾百個長得一模一樣雄壯威武的武警去假裝活字站高蹲低喊「和諧」。
在處處要求和諧的強國,旁白也不容易做啊。奧運會旗由八個人提著進來,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其他人要由旁白才知道是誰。明明英文介紹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但「和平」在中國是個敏感詞,只能說「她得過諾貝爾獎」。另外一個是Liberty Fund 的代表,因為「自由」在中國也是敏感詞,所以也只能說「Liberty 基金會」。我很佩服中國的口譯人員,他們什麼都能翻成中文;當然,對於大部份老百姓都不懂英文的國家,這是很必要的。但這是我整個開幕式唯一聽到的一個英文字。
奧委會主席Jacques Rogge 在開幕時致詞說:「Character cost far more than medals.」可惜中國人聽不進去,才開賽沒多久就搞出羽球女雙打假波被取消資格。唉!強國啊!
旁白在Mr.Bean 惡搞Chariots of Fire 後冷冷的評論說:「這是英國人的幽默,你接受嗎?」我想說的是:「那中國人的和諧,我不接受。」
PS. 眼尖的會在一開幕的短篇裡看到飛行的豬(Flying Pig),在點完聖火後放的音樂是「Dark Side of the Moon」,顯然導演是個Pink Floyd 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