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5

一頂帽子帶來的憤怒

昨天看報紙,得知《志明與春嬌》導演彭浩翔正在台北拍新作《撒嬌的女人最好命》。他帶來了中國第一小生黃曉明跟中國第一花旦周迅(不知讀者裡有沒有冰冰的粉絲?)。這讓我想到上個月彭導在香港水果報裡一篇關於拍這部電影的文章。

上個月某晚在上海東安路取景時,有一幕是周迅騎單車載著黃曉明。風一大把周迅的帽子吹走了,當時有兩個看拍戲的民眾跑過去把帽子撿了就跑不見。因為這種小道具沒有備份,這下子慘了。這前前後後的戲都得重拍,不然就不連戲了。彭導當時就發了條微博說:「也許這是好玩,也許只想拿到份紀念品,但你讓我們整晚的戲沒法拍下去...」

結果這條微博引來了眾多的憤怒,譬如說:

「責罵他人之前應該先反省自己有沒有錯。這樣,責罵他人的力量才會更強大!另外,外在因素人是永遠沒法控制得到,只要換換角度想事情,你會探索方法總比問題多。我一直是這樣做的~」

這種說法連我自己都遇過,講個火燒屁股的正事結果換來抽象的形而上學反應。我的火爆脾氣有部份是在中國工作時被這種王八蛋磨平的。

又譬如說:

「雖然很喜歡彭浩翔仍然得說一句,掙着大陸老百姓的錢,還成天罵大陸百姓,這樣是不是有點不厚道?要是真有意見你學學第六代,雖然罵中國人但是掙得歐洲人的錢。雖然說這兩路人忒不厚道但是成天罵大陸的你應該有預案吧?路人撿走了現場製片幹嘛去了?當婊子不立牌坊念完經不打和尚吃完……」

當中大多數的回覆是責罵戲組為什麼不準備多一頂帽。這種說法很奇怪,如果每樣東西都要有備份那要多少東西呢?這裡還有個邏輯問題,現在是帽子被偷走,不是應該怪偷的人嗎?怎會去怪被偷的沒有備份呢?那是不是上街我們都要多帶一個錢包準備等人偷呢?這種心態表現了中國還過著叢林法則的生活,什麼都是自己的問題。

還有很多回覆不爽微博劈頭就說在上海東安路,說這是香港人對內地人歧視的證明。也有很多回覆說上海太多外來人口,他們質素低下,肯定是這些人做的。

不管是中國人認為香港人歧視他們或上海人歧視外地人,這充份表現了中國人因為極度自卑(怕被香港人看不起)而帶來的自大(看不起外地人)的心態。

彭導那個晚上忙得很,不只要補拍不連戲的鏡頭,還要跟一堆粉絲邊辯論邊做公民教育。彭導因為片子還要賣中國,所以不想把話說清楚。老實說一句,這些能上網能在微博貼文的人生活算是過得去了。但這些人的質素都這麼低,可想而知其他人如何了。有著十四億低質素人口的中國,你不怕嗎?我很怕啊!

2013/12/01

人生補時

最近在看一部多年前環保懶惰熊介紹我的日劇叫《人生補時》,別問為何過了這麼多年才看,原因只有懶惰可以解釋。


《人生補時》跟一般日劇一樣,都是十一集為一個單位。故事很特別,一開始看不太懂。看過足球比賽嗎?足球賽一般上下半場九十分鐘,因為足球賽有球員受傷或換人時不停錶照樣計時,所以半場終場前都有傷停補時。這個補時長度是相當自由心証的,由主裁判臨場決定。通常三、五分鐘不等;而且總是在踢得比較沉悶時就吹終場。


《人生補時》講的就是主角因為某個原因忽然死亡,譬如說抓賊被賊打死、工作太操心臟病發死、跳樓等(每集一個,有相當多的死法)。死的當時就會有幾個人穿著足球裁判衣跑出來,舉起牌子說給主角補時(通常是幾小時)讓他去完成沒做完的事,相當搞笑。老實說,從來沒看過死了之後有一堆穿著裁判衣的人出現的畫面,一起始看還真搞不懂幹啥。


由於不是預期的死亡,當主角得知有補時這回事時,他們都得想一下有什麼沒完成才出發。有些人補得多,比較從容,有些比較短,就得用跑的了。


當我看懂了這個補時的意義後,真對這位編劇萬分敬佩,竟然可以想出這種劇本。


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對自己年老臨終時的情境作過一些幻想,特別是面對一些困難的選擇時,總會想說這個選擇會不會影響「後尾嗰兩年」(意思指對蓋棺定論有負面影響)。但卻從沒想過如果這一刻就離開塵世,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裡,有什麼還沒完成的呢?這真是臨終哲學的一個好問題。


所以每一集都跟著主角一起想,如果是我,面對這種死法,還有什麼心願未了呢?我的心願當然跟主角不一樣啦,這就是有趣的地方,我的跟主角的跟你的也都不一樣。每一集都有一個新的驚喜,都有一個值得深思的情景。


這麼發人深省的日劇,為什麼沒在哈日的台灣看過呢?台灣人真的比較膚淺只能看愛來愛去的劇嗎?我想,不關膚不膚淺的事,這劇在港台中都不會有好收視。原因是華人社會對死亡有所忌諱,總是不敢去面對。提到死亡,大家都避之則吉。就算劇本裡有非死不可的劇情,也只輕輕帶過。更何況是一整部都用來探討死亡的劇呢。


日本人相信神道教,相信萬物皆有靈(跟華人社會相信死後有亡靈不一樣),死不死都是值得尊重的。生與死都可以討論,所以才會有禮儀師這種職業。也只有日本人可以把這種情景拍得如此輕描淡寫。現在很多大學不是說開生命哲學或臨終學的課嗎?臨終非得是老人不可嗎?這部劇肯定是個好教材。


同學,說說看你現在要死了,給你多活三個鐘頭,你要做什麼?


2013/10/27

《爸爸去哪兒》

每次去中國都有很大的收穫,這次除了一堆衣物、北歐品牌背包blah blah blah 外,還有就是hit 爆中國的最新一檔節目。

餐桌上跟Moi 聊天,她說中國最近最火的節目叫《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的作品。又是湖南衛視!一直對他們的節目很有好感,無論是住在上海時每個週五緊追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還有後來被中央禁止的真人秀節目《變形記》,都是收視率冠全國。

《超級女聲》不用說,各省眼紅都跟風來一個;而窮人跟有錢人交換身份的真人秀《變形記》更因為搞太大,讓鎮長去跟貧農交換身份觸動了中央神經所以只好停止,夠出位了。

《爸 爸去哪兒》原本是韓國的一個真人秀節目,找名星帶自己小孩到荒郊野外去生活個兩、三天,每天有各種挑戰,在當地大賣。湖南衛視把版權買過來,自己拍一個中國版的。第一季在十月十一日首播,一共十二集。看到現在為止,大概每個地方會佔兩集,所以一共會去六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前兩集)是北京近郊的靈水村,前天的第三集是寧夏騰格里沙漠。

這一季的家庭分別有:台灣的小旋風林志穎、《瘋狂的石頭》的男主角郭濤、跳水王子田亮、林志玲的師弟張亮跟在中國拍MV 很有名的王岳倫;一共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你說這幾個人很紅嗎?也沒有啦。工作滿檔的黃曉明又怎會有空生小孩呢?不管如何,這個真人秀就是紅爆,為什麼呢?

我認為這有四個原因:

大家真的受夠了歌唱選秀節目了。不只是中國的觀眾,台灣也是一樣。週六晚上,中視、華視、台視、民視都是歌唱選秀。現在連公視都要搞選秀了,不想看人家唱歌不成嗎?所以有別的選擇,大家一窩蜂會去看。

無論你是什麼年紀、任何一個性別,沒有人能抵擋小孩子「萌」的魅力。這五個家庭的小朋友都在四到六歲這個範圍,萌到頂點的年齡。再大一點就頑皮,再小一點就玩不動,現在剛剛好。「萌」就是答案。

第三個原因是幸災樂禍心態,平常在家裡都是母親在顧小孩,要不名人夫妻倆都忙就請阿姨來帶。身為老爸現在要單獨跟兒子、女兒過幾天,每個都在想,怎麼辦啊?觀眾都在等著看他們手忙腳亂的日子。

最後一個是社會學觀點,根據Erving Goffman 的劇場理論,每個人在外面表現就如在劇場裡的戲臺上。回到家面對家人或自己就如回到後臺。觀眾對後臺的好奇心理就變成八卦、偷窺,所以才會有狗仔隊的出 現。這五位名人平常在臺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但自己兒子女兒一撒嬌,還能板著臉嗎?我們想看的就是這個。

其實,最讓我好奇的是,這五個爸爸怎樣教小孩。這五個人來自台灣和中國的大江南北。他們對小孩的教育方法除了跟幾十年前父母對他們的教養有關,跟他們的教育程度、身邊朋友有關外,也跟南北文化有關。每次有各種狀況出現我都會猜他們各人的應對方法,十分有趣。

你猜台灣的林志穎跟其他四個中國老爸誰比較會教小孩呢?不告訴你,自己看。

2013/10/06

戲台上的即興

CC 成了國家音樂廳最高等級的「金緻會員」,找我一起去那邊的圖書館看看。他擔心我這個劉佬佬文化水平不高,而且我這個臨時閱讀証很多館藏都不能聽,特別關照說如果無聊就跟他說。沒想到裡面好些戲劇類的期刊,一看無法收拾。

戲劇類期刊,台灣的不多,中國的不少。可惜中國期刊裡的論文水準參差,濫竽充數者眾。高水準的也有啦,不多就是了。其中一篇登在台灣《戲曲學報》第九期由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副教授沈勇寫的《浙江地區路頭戲現狀調研》吸引了我的眼球,十分有趣。

講到戲劇,大家不是想到粵劇(廣東大戲)、歌仔戲(台語戲)、國劇(京劇)、昆曲、就是莎士比亞。但你知道戲劇是怎樣變遷的嗎?戲劇是從:演、演員演、演員演故事,一直進化到依劇本演員演故事。就是說,人類一開始就會演,就跟你伙著同事一起跟客戶演場戲那種演。

然後發展成演員演,即是由專業演員來表演。再進化成演員跟據故事大綱來演。最後進化到演員背劇本來演戲。

中國一直到唐朝都只有歌舞劇跟滑稽劇,到宋才有故事劇,一直至元才有劇本的雜劇。所以,如果看到古裝片裡說唐有戲劇就是騙人的。

所謂路頭戲,就是只有故事沒有劇本的戲,算是演化的中間產物。由師傅在表演前分配角色、講解戲文主要事件、人物關係等。在演員上台前指點套路、走位、開個頭。之後就全交給演員自己即興演出,演出好壞就全看演員功力了。這種戲在以前是用於慶壽祭祖、上樑、送考、人生節慶、地方節慶等傳統喜慶。

而演員演戲,最主要是靠一些小段子。這些小段子叫「賦子」,譬如說有:「趕考」、「宿店」、「花園」、「搶親」、「公堂」、「探監」、「團圓」等情節場景。古時候的故事畢竟就是由這些場景組成,所以整個劇就由師傅把賦子「篐桶」般篐起來。所以路頭戲的師傅又叫「篐桶師傅」或是「派場師傅」。

相信大家都聽過《梁山伯與祝英台》,其實這戲原本也就是一部路頭戲,後來才變成有劇本的戲。

路頭戲現在還在浙江地區表演,作者跑去做田野調查,實地訪問演員(這用了社會人類學方法),問他們劇本戲這麼盛行,為什麼路頭戲還有人看。他們表示有三個原因:一、因為一般下午戲約兩個半小時,晩場更長,而劇本戲不會有這麼長的。他們能把兩分鐘的故事演成兩個半小時,所以節慶都找他們去演。二、方便:因為早上接到活,說一下故事,下午湊一下晚上就能演。三、觀眾:觀眾文化水平低,路頭戲裡賦子都是土話,而且故事簡單,不嚴肅。所以路頭戲還生存到現在。

但路頭戲卻正在漸漸的式微,為什麼呢?根據演員的說法,最主要是演員們覺得路頭戲低俗落後。找人寫劇本,請導演來排戲才叫高檔。另外,現在在外頭演戲都要有字幕機,路頭戲都是即興的,沒劇本,字幕機用不上啊。

所以,路頭戲的式微跟價值觀有關係,不是戲本身的問題。這讓我想到爵士樂。爵士樂當初是黑人樂手送殯後回家時打發時間即興演奏的音樂,跟路頭戲很類似。而爵士樂手也有一段時間因為價值觀問題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窩在小酒館,一直到很後期才能在音樂廳演出。

而且,路頭戲的演員跟爵士樂手一樣,愈老愈值錢。兩者都是五十過後,賦子、段子多了才會演。價值觀可以改變,這樣好玩有趣的路頭戲什麼時候可以跟爵士樂一樣登上國家級的表演廳呢?

2013/09/01

統計學 裸體的?

上一課介紹了講美國通用汽車在中國發展的書,因為最近看書看得飛快,不到兩週又要介紹一本有趣的書。跟統計學有關的。喂!別關掉,看看講什麼嘛!

先申報利益(在香港寫文章跟做節目,都要申報利益,以免有打廣告之嫌),我沒唸過統計學。不是騙你,唸物理的數學厲害,怎可能沒唸過統計學呢?是這樣說沒錯,但因為求學之路有點複雜,別人在唸統計學的時候我在唸別的東西。修過唯一跟統計兩個字扯得上邊的叫「統計力學」(Statistical Mechanics),這是物理四大力學之一,可惜用不上數學裡的統計觀念。

出來工作才接觸統計學,mean 啊、standard deviation 啊、correlation 啊,每天都在算。別以為我現在改行賣東西用不著。每次客戶要談這個 guarantee 那個 guarantee , 都要拉standard deviation 來看啊!不然你以為這種東西可以「阿莎力」一口價嗎?

雖然用很多很順了,但一些定義還不是十分清楚,上星期剛好看到這本書,釐清一些問題。還發現原來有一些觀念是不正確的。

跟《American Wheel Chinese Road》一樣,港版水果報介紹了這本《Naked Statistics》,說得簡單又有趣,就買來看看。沒想到跟上一本一樣,一翻不可收拾。

作者 Charles Wheelan 上一本書《Naked Economics》在台灣有中文版叫《聰明學經濟的十二堂課》,沒看過。作者一開始也申報利益,他說不喜歡微積分,但喜歡統計學。我不懂統計學,但喜歡微積分。這本書跟我想象的統計學書不一樣,裡面沒什麼數學。當然,少數 terms 的定義放在 appendix 裡讓有興趣的人自己看。更特別的是,書裡有專門一章講我們常會遇到的誤用,這就比教科書強太多了。學會一個新東西時當然找盡各種機會去用它,但教科書並不 會提醒我們什麼時候這套理論不能用。這通常都是從老師口中學會(所以去上課很重要)或從這些好心人仕寫的書裡才學得到。

講一下我從書裡學到或澄清的一些觀念。第一個當然就是「correlation does not imply causation」。以前在工廠混,每次有事就去 run correlation;run 出來有就說這是 root cause。當時忙得很,沒去想太多,反正前輩怎麼說就怎麼做。現在想一想,果然是。當看到 A 跟 B 有 correlation 時可能它兩其實是受 C 影響,而 C 是我們沒看到的。結果去改 A 後才發現 B 根本不會動。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平常都去算 standard deviation,但其實這是整個 population 都有量測時才可以用。如果我們是取樣的話,要用另外一個叫 standard error (SE) 的參數來計算。當看到這個對我來說是新的參數時,真的花了一些時間來消化。誰說這是本給普羅大眾的讀物?不過,當看懂了以後馬上想到:唉!那我當年到底有沒有算錯啊。

書留給你們自己看(要看請舉手),再講一個故事。書是上週末看完的,過了幾天法國一家知名專門出我們這個行業市場報告的公司來拜訪,介紹他們最近做的報告 (當然希望我們買幾份啦,歐元計價的啊)。其中講到某一個 field 裡韓國三星有兩百六十個專利,百分之十的人 file 了百分之四十八的專利。我馬上想到前一陣子很熱門的 20/80 法則,說什麼百分之八十的收入都從百分之廿的人 contribute 的。我心裡想,那百分之十貢獻了百分之四十八,那百分之廿是否就佔去百分之八十呢?

我就跑去算 Normal Distribution,發現根本不是。後來再翻查 20/80 法則從那掉下來的,原是這個法則是 base on 一種叫 Pareto Distribution 來算的。Pareto Distribution 當然就不能算 standard deviation 啦。問題是,按照定義 Pareto Distribution 應該來算一些會匯聚在一起的東西,譬如說:城市人口、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這是物理,假裝沒看到就好)、森林大火啦。根本就不是說員工的生產力(生產力應該是 normal distribution)。如果有老闆因為 20/80 法則而解顧了百分之八十員工那就真的是冤枉了。怪不得現在都沒人在提20/80 了。


PS. 港版水果經濟版每週都五會介紹有的沒有的書。而台版水果每週六在副刊介紹書,全都是翻譯小說。由此可以看出為何香港搞金融台灣搞文創。

2013/08/18

美國輪子中國路(通用汽車在中國)

前幾年大家都在談到中國去發展,有些人賺得荷包飽滿,更多的人鎩羽而歸。更有甚者,為了面子問題,縱使生意失敗,還是留在中國,過著淒涼的日子。最近看到報導,以前夜夜笙歌的廣東東莞現在快變成死城。台灣人在大陸大部分人做消費品(或消費電子)製造業,這不是國家最關注的行業,做好做壞隨便你。如果你想做的是國家政策汽車業,那就好玩了。最近看了一本書《American Wheels Chinese Roads》講通用汽車(GM)如何打進中國這個超保守市場,如何讓中國變成整個通用集團最會賺錢的區域,又如何變成中國最賺錢的汽車品牌。

中國本來就有國家車廠一堆:北京汽車、上海汽車、廣州汽車、位於長春的第一汽車(著名國家領導人座車紅旗就是第一汽車製造的)等。在偉光正(偉大、光明、正確)的共產黨領導下,有那一個車廠你聽過的?當然沒有啦!全部都是賠錢貨。

汽車是一個國家的戰略產業(所有國家都有其旗艦品牌),雖然不會造,但也不能隨便把市場拱手讓人。所以中國設下種種門檻,進口車要抽超高稅。因為開設合資公司有一部進口車低稅優惠,所以九十年代初有香港公司專門幫人在廣東設立空頭公司來進口日本車(不要小看這樣螞蟻搬家這樣一輛一輛運進去,每年進去的車子比中國製造的要多)。而外國車廠要進去中國必需跟當地國有汽車廠五十、五十合資。就等於說,要進中國造車子就等於把技術送出去。而且,能不能合資並不是由商業計算來決定,全都由中央拍板。

八、九十年代唯一在中國賺到錢的就是褔士(Volkswagen) 。VW 得到中央點頭跟上海汽車集團合資成立大眾汽車,弄了一個古老的model 叫Santana 來中國生產。然後再成立計程車公司,全用這款車,趕上中國的起飛,你說能不賣到哭出來嗎?大家去上海出差注意一下,大部份還是Santana。同樣的 Hyundai 跟北京汽車合資,所以北京計程車都是Hyundai。可見汽車行業在中國是非常有地域性的。

一大堆外國車廠不可能看著市場這麼大放在眼前,又吃不到,所以一有機會就想盡各種方法進去。可惜,機會不會從天而降的。一次在北京舉辦的汽車展,各國車廠莫不卯足全力希望可以得到中央官員多停下來幾分鐘看一下。主辦單位說會有領導到場視察,各車廠代表團在下午五點半前可自由進出,但之後就會封鎖場館,只出不進。機會難得,大家都留下來等候跟領導碰面的機會。一直等到八點,各國代表均又餓又累,還有從歐、美兩洲來的有時差,大家都想睡。八點半,受不了,問領導到底來還是不來。幾分鐘後,得到的回答是:「領導沒說他不會來。」老外全線昏倒。晚上九點,領導終於來了,只停留四十五秒。

這就是中國,中國就是莊家。書上用了一句很有深度的話形容:「You are invited to play the game; you may enter and stay on our terms. If you choose to leave, then you bear the consequences.」(你被邀請來玩,你可以進來用我們的規矩玩。但如果你選擇離開,後果自負。)

機會來了,中國想製造一些高檔車,Santana 實在是不夠高檔,官員開出去不夠體面。他們找上GM 跟福特(Ford)。兩家車廠都拿出看家本領,GM 出的是別克(Buick)的 Century;福特出的是 Mondeo。最後當然是本書主角GM 中選啦,為什麼?據說因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傅儀的座車就是別克。別克給中國人的印象就是高檔。

不過,也有另一個說法。話說本來是福特屏雀中選的。可惜消息走漏,被媒體報出來。導致中央很不高興,就改成GM 了。不過,無論是那一個版本,就算是GM 這麼大的企業,碰到中國也只能聽天由命啦。

在中國,口頭承諾全是屁,一天沒由中央白紙黑字簽名都不算。好啦,GM 被叫去人民大會堂簽給全世界看,高興的咧;GM CEO Jack Smith 從美國飛去要跟當時總理李鵬簽合作協議。一團人在人民大會堂會議室外裡等了好久,最後門打開,竟然是副總統高爾(Al Gore)走出來。Jack Smith 上前去,結果只安排跟李鵬握手拍照,就這樣,結束了。沒有任何簽約。第二天,大家在報紙上看到頭條是美國副總統跟李鵬簽了GM 跟上汽的合作。果然,政治先於一切。

雖然在中國站穩了腳步,但高檔車買的人畢竟有限。GM 就跟政府申請開發小型車,準了。接下來找款式。在之前他們買下了要破產的韓國大宇(Daewoo)裡挑了一款小車,改名叫Spark,把它歸在 Chevrolet 這個品牌下。當他們去零件供應商談合作時,發現很多供應商已經跟另一家非國營的車廠奇瑞簽了供應協議。奇瑞要生產的那輛車就是赫赫有名的 QQ。

搞什麼啊?為什麼奇瑞會生產一輛跟GM 一模一樣的車呢?原來當年大宇要破產了,奇瑞就透過一個台灣人跟大宇買了一個車款的設計圖。而剛好GM 也選了這款來生產,這就撞款了。結果就是,你一定聽過 QQ,但我猜大部份人不知道有 Spark。

一開始提到所有外國車廠必需跟中國合資,讓他們來學技術。經過了廿七年的學習,到底這些合資車廠學到什麼呢?告訴你,學到個屁。這十幾個合資車廠(全都是世界知名車廠)加起來的銷售量不及三個中國的非國營車廠:奇瑞(QQ)、吉利(有錢到買下 Volvo)、BYD。唉!大鍋飯嘛。

這本兩百頁有趣的小書不只把整個中國汽車市場講了一輪,還把很多共產中國特有文化描寫得活靈活現。譬如講到做生意,作者說:「To enter and compete in China, you need a license. To get a license you need a friend. Once you have a license, that friend can help you build your business. The better the friendship, the more lucrative the business. If the friendship ever turn sour, the business will be in trouble. Your friend may ultimately aim to control your business.」(要在中國做生意要有許可。要拿到許可要有個朋友。當你拿到許可,那位朋友會幫你把生意搞定。朋友關係愈好,生意愈旺。一但關係變 差,生意就會有問題。最後生意可能會被朋友一把端走。)

另外提到生意遇到困難需要朋友幫,作者說共產中國把人與人之間關係分成六種(附上作者的中文拼音):敵人(Di Ren)、朋友(Pengyou)、老朋友(Lao Pengyou)、好朋友(Hao Pengyou)、哥們(Ge Mer)、家人(Jia Ren)。作者還把每一種關係能給我們的幫助寫得十分清楚。看了這本書,除了認識汽車業以外也對共產中國文化有特別角度的理解。給個讚!

PS. 特別感謝CC Lin 幫忙從Amazon 不停的運書過來,讓我跟世界零時差。

2013/08/04

沐猴而冠與路西法效應

昨天廿五萬白衫軍在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的照片傳遍地球,全世界都看到台灣虐死軍人引起公憤。經已辭職的國防部長高華柱日前講說有些士官「沐猴而冠」,自我膨漲。其實我們都知道軍中很多人過度使用權力,玩兵玩上癮,搞到現在玩死人了。

提到「沐猴而冠」,不禁讓我想到史丹福大學心理系Philip Zimbardo 在一九七一年做的一個實驗。實驗想要看看人如何社會化(註),他把心理系地下室改裝成一個監獄,找了廿四個正常人(經過心理測驗)分成兩批,一半當犯人, 一半當獄卒。希望可以在兩個星期的實驗時間內看到什麼新發現,這個實驗最後成為臭名遠播的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SPE)。

實驗開始只告訴獄卒不能體罰,其他的讓他們自成發展,同時可以看到這些素人獄卒是否能找出管理的規律。一開始這些素人罪犯跟素人獄卒都不知道如何當個稱職的角色。但很快的,不到一天,獄卒就馬上學會「獄卒」這個身份所賦予給他們的權力,開始讓「罪犯」就範。

沒想到的是,當獄卒享用過玩犯人的快感後,竟然玩得愈來愈誇張,甚至有相互比拼的情況出現。不到兩天,罪犯就開始受不了而策反。沒幾天,就有兩名犯人因為精神崩潰而退出。

本來準備兩週的實驗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在第六天就草草宣佈結束。

因為情況實在太嚴重(參與者需要事後精神輔導),而且違反當時的道德標準,這個實驗馬上被封存,不得討論。過了三十年後,Zimbardo 才把原始資料重新整理成書。為什麼三十年後能重新討論呢?最主要是美軍在中東的一堆虐囚案,美國人開始重新檢討為什麼本來是非常正面的對抗恐佈主義之戰竟 然被負面的虐囚而蓋過。

SPE 告訴我們的是,本來是清白無辜(innocent)的人,因為賦予了權力,同僚間的團體加上身處的情境加速權力的濫用。就像路西法(Lucifer)本來是最好的天使,最後卻墮落成魔鬼。這不就正是這次軍中事故的原因嗎?不過,東方哲學有時是快西方好幾步,當那廿四位實驗參加者還想從做實驗賺點零花錢而沒 想到後患這麼嚴重時,神秘東方早就有沐猴而冠這句話了。只不過沐猴而冠沒告訴我們除了個人問題外,團體跟情境這兩個因素也要考慮進去。

不過,很久沒聽到,都快忘了沐猴而冠這句話,剛好可以用來提醒我那個對比他職級低常常呼呼喝喝的同事。

註:社會化是指加入一個組織、團體、社會後從不懂規矩(又或稱白目)到懂規矩的過程。

2013/07/07

作弊的國度

同學你作弊過嗎?我在香港讀書很輕鬆,不用作弊的。大學唸物理,每題推導好幾頁紙,沒法作弊。唯一作弊科目叫「軍訓」。當時台灣男生唸完大學要當兵,「軍訓」不及格只好當大頭兵,及格就可以考預官。反正我到現在都搞不清什麼是什麼,總之他們要及格,我不用。但「軍訓」這個科目很無聊,上課基本上都在看自己的書。台大的「教官」很清楚他們是不受歡迎動物,考試「隻眼開隻眼閉」,只是同學都不敢翻書。所以考試我就拿書出來翻,報答案給同學。

不曾作弊的我其實心裡很掙扎,知道這樣很不對,但同時又很討厭「教官」這種軍方動物在校園走來走去,從第一天就想搞他們。但找不到方法,只好用我作弊你卻對我沒法來消極反叛。

從來作弊就是一件見不得光,偷偷摸摸的行動;就算有組織也只是限於幾個人。而且被逮到通常都會自認倒霉。不過,強國人就是不一樣。讓我告訴大家一個今年中國高考(等於台灣聯考)發生的奇事。

湖北鍾祥是個古城,在戰國時代就是楚國的陪都,那時候叫郊郢。詩人屈原也在那寫過詩。明朝嘉靖皇帝在那邊當過藩王,所以他當上皇帝後為父親建了一個明顯陵,現在是聯合國世界遺產。可見鍾祥是個文化古城。我對文化古城印象很好,像西安、安徽的徽州、績溪,隨便路上遇到的人都十分有文化。可惜這個鍾祥。

六月八日下午,高考結束,公安收到報告說鍾祥第三中學被憤怒的家長打,要求保護。趕快派上百公安把學校門口封起來再保護監考老師離開。官方的說法竟然是因為兩天的高考期間,外地來的監考老師「監考過嚴,少數考生沒有考好,學生及家長發泄不滿情緒」,所以要對他們報復。什麼是「監考過嚴」呢?

兩天的高考裡三中總共沒收作弊通訊器材幾十個,手機n 台。這都是不能帶進考場的。而且同時還查到副校長自己就是作弊集團的其中一個老闆,他賣了三十台作弊通訊器,一台三千(人民幣,下同)。他找一些考上大學的人去重考,在試場裡把答案傳出來,再傳給其他買了他器材的考生。一科五千,全科三萬。

作弊成為一個產業絕對不是一個副校長說了算的,五月的時候鍾祥市的市長林長州就宣佈要把鍾祥市打造成「教育招牌」、「教育品牌」、「教育名牌」。產業才有所謂的「招牌」、「品牌」、「名牌」。林市長想把鍾祥市當作拜金的補習班,不管有沒有辜負了屈原曾在這寫下絕世詩句的美譽。

生在急功近利的香港的我也會因為作弊而覺得羞愧,而古城鍾祥的家長卻高呼:「哪裡不作弊的嘛?你說公平嗎?」、「不作弊不公平!」這是什麼樣的價值觀啊?以作弊為正確。而且問題是不只一個人這樣想,是一整個市上至市長下至家長都這樣想。老實說孟母三遷是有道理的,要我跟鍾祥市這一百萬王八蛋住在一起,我會羞愧而死。

這個世界真的是無奇不有,但每天心裡想著當了亞洲領袖後什麼時候可以當世界老大的中國如果是這樣的價值觀,那真的是不當的好。老實說,有時候我們會怕中國變得太強大。但如果到處都碰到高喊:「不作弊不公平!」這種人,那有什麼好怕的,等他自己爛掉就是,給點時間,你會看到的。

PS. 南方週末的報導,有照片:http://www.infzm.com/content/91555

2013/06/30

誰怕陳光誠

陳光誠來台訪問十八天,藍營避之為恐不及,謝長廷因為最近要跟中共拉關係所以不見面。一直愛守在台灣不出門的媒體竟然也沒有當狗仔隊。只有公視、壹週刊、中廣有專訪,其他的都是國外媒體如BBC 等。而學校演講也只有台大敢請他。陳光誠來台新聞真的沒賣點嗎?

陳光誠何許人也?他是個盲人,自學法律,在家鄉山東幫人爭取權益。中國有一胎化政策,如果懷上第二胎,政府強制要拿掉。超生會影響該鄉鎮官員的仕途。而陳光誠就是為她們爭取不要被粗暴的強制墮胎權益。因為他既盲又自學法律,美國時代雜誌在2006 年選他為年度百大人物。

他為婦女維權被當地政府軟禁。2011 年,蝙蝠俠男主角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到中國宣傳新片《金陵十三釵》時偷偷跑到山東東師古村探望陳光誠,被國保(國家保安)驅趕,還把攝影器材砸爛。國保當然不認識國際明星啦,他們只是打工的。

盲眼的陳光誠偷偷跑出來,告訴了北京的網友。兩位網友特別開車六百公里到山東救他,把他載到美國大使館。希拉蕊還在當美國國務卿時到中國訪問,最後把他帶回美國。

一位上過時代雜誌、蝙蝠俠冒險一見、希拉蕊親自跟中共交涉帶走的人來台灣竟無人聞問。島國心態強烈的台灣人果真只認識台灣人嗎?我不這樣認為。

我認為這完全是媒體自我閹割的結果。媒體幫人民選擇了什麼該知道什麼不該知道。

台灣電視台太多,賺錢現在都靠拍偶像劇賣到對岸去,怎敢得罪中共。就只有公視不用靠賣劇維生。平面媒體更不用講,中國時報竟有文章警告陳光誠來台不要破壞兩岸現在的親近。現在好像只能靠水果集團幫我們發聲。廣播電台現在很少人聽了,其實兩岸的電台會合作舉辦流行音樂頒獎典禮,還有過年過節會有聯播。照這看來,為了賺人民幣,中共中央宣傳部不用發公文來台灣,台灣的媒體就會自動過濾他們不喜歡的內容。

現在發現ECFA 沒幫到台灣什麼忙,服貿協定又說要簽了。台灣跟中國的關係愈來愈密切,到底有台灣人有多認識中國呢?陳光誠來台灣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透過他去了解中國嗎?如果中國不喜歡的人我們盲目的跟著去不喜歡,這算是什麼樣的一種奴才呢?

最後,送給大家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的《起初他們》:

當納粹追殺共產主義者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當他們追殺社會民主主義者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追殺工會成員
我沒站出來說話
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追殺猶太人
我保持沉默
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要追殺我
再也沒有人為我說話了


PS. 這是公視專訪陳光誠的視頻跟全文:
http://talk.news.pts.org.tw/2013/06/blog-post_26.html

2013/06/16

讓你來選,選誰?

大家應該都知道三年後(2016)下一屆的奧運會是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而再下一屆(2020)的奧運在那裡舉辦正爭得如火如荼。目前進入進後投票的候選地區分別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日本的東京、西班牙的馬德里。最後結果會在今天九月七號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國際奧委會會議中投票選出。

來問各位同學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奧委會成員,今天要你投下神聖一票,決定七年後奧運會在那裡舉辦,你投誰?

你是台灣人或是香港人,當然希望在東京舉辦啦!看比賽不用因為時差而熬夜,就算運動比賽不是你那杯茶,也可以去東京玩湊熱鬧。如果你是中國人,我知道啦,釣魚島是你們的嘛!當然不會想東京當選啦!加上現在中國人瘋歐洲,當然是投馬德里一票啦。搞不好那時候你剛好在歐洲血拼跟買奶粉呢!

如果你是日本人,那當然該在東京辦啦。日本已經失去了廿年,安倍的三箭又不知會不會奏效,如果被選上了,七年後就有重新振作的機會啦。

如果你是西班牙人,跟日本一樣,都是深受經濟不景氣之苦。雖然,日本的經濟問題來自於泡沬破掉,西班牙是因為政府開支太多,赤字太大。減少公務員人數又會遭到抗議。人民對國家失望,期盼辦個奧運可以重新燃起人民對國家的信心。

如果你是土耳其人,辦這個奧運真的是必要。老實說,土耳其總理厄爾多根這十年來真的做得不錯。他把土耳其建構成伊斯蘭世界裡最開明的國家,跟美國、甚至以色列都友好。而前年的阿拉伯之春也是以土耳其作為榜樣。可惜他因為成功而愈來愈驕傲,最近的伊斯坦堡公園事件搞得一頭煙。如果能辦得上奧運,對厄爾多根是一大利多,也是平定國家最近混亂的一支救命針。

不不不,我不是問你用台灣香港中國的身份來投票,也不是要幫那一國爭取多一點的經濟或政治支持。你現在是奧委會成員,請用地球村的模式來思考,你會選誰呢?在往下看前,請投下你的一票。

怎樣?選好了沒?選好了請看一下我的想法吧。

東京其實在一九六四年辦過奧運,西班牙的巴賽隆拿也在一九九二年辦過。上次是在倫敦辦的(也是歐洲),上上次在北京辦的(也算亞洲)。下次在南美洲,這麼快就要回到歐亞兩洲了嗎?如果以地球村的想法,我會挑土耳其。土耳其為於歐洲跟中東交界,特別是伊斯坦堡,跨越歐亞。老實說,西方跟伊斯蘭教的愛恨情仇(喔,對不起,只有仇恨,沒有愛情)到奧巴馬退休都不會擺得平。一直以來,奧運都是西方人辦的家家酒,從來沒在中東土地、甚至伊斯蘭國家舉辦過。就如我去年說過,伊斯蘭國家選手要出來參賽不容易,真的是包著頭含著淚出來比賽的。為什麼不乘這個機會,在這個最開放的伊斯蘭教國家辦一下,一笑泯恩仇。身為地球村公民,我投伊斯坦堡一票。

有興趣的話請各位在網站上留下你想投的是那一個地方,附上理由,看看大家的想法是什麼,謝謝。按照香港人什麼都賭的行為,我們是不是該開個賭盤呢?


2013/06/09

買口罩要登記的國度

六四過了廿四年,當天北京下了冰雹,維多利亞公園的晚會也下了讓每個人全身濕透的大雨。很多人說,是不是代表今年是個大變的一年,是否有機會平反?也有說天都為當年被屠殺的無辜學生落淚。

習、李上台後沒多久,有些人對這個新政權抱著無謂的希望。譬如說開始禁止奢侈的請客文化,害五糧液跟茅台股價大跌。可惜沒過幾個月,狐狸的尾巴還是露了出來。這些開國員老二代跟共青團為了維持他們的利益跟統治權還是走回控制人們的老路。

最近中石油要在雲南建煉油廠,大家都知道煉油廠污染很嚴重,中油跟台塑的煉油廠都要蓋到大陸跟東南亞去。隨著資訊流通的發達,雲南人也知道煉油廠對生態跟環境不好,於是跑出來抗議。

在自由的國度像台灣、香港,抗議大可光明正大;在中國就不成了,一定要小心秋後算帳。所以除了抗議標準裝備布條、傳單、印著口號的衣服外,還有口罩也是必備的;怕被拍下尊容後回去被抓嘛。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原本是指人民對政府的苛政有躲開的方法,在中國當然適用。不過,中國還有下有對策上有政策這回事。當雲南人紛紛跑出來戴口罩抗議之時,政府下達了一道命令,規定販賣口罩、印東西的、印 T-Shirt 的不能做抗議民眾的生意。也就是說,如果來印的是跟抗議有關的題材,必需要跟官府告密。而且,做生意時也要登記顧客的身分証。公文是這樣寫的:

“组织辖区内从事广告、印刷、打字复印、口罩、文化衫销售等经营者签署了200多份《保证书》,承诺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经营,保证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信息传播、转发,不参与任何形式的静坐、游行示威等活动;保证不参与印刷、制作、发布、销售与中石油安宁炼油项目、南博会有关的、有负面影响的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材料及相关物资;保证从即日起到630日,对所承接的业务做到实名登记”。——昆明经开区工商分局发布的一份通报

這是怎麼的一個國家?連買個口罩、影印份文件都要登記身份証!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先知先覺。這種對人民一舉一動的監控不正正就是《1984》的情景嗎?「老大哥」的眼睛無所不在的一直盯著你。

我認為,無論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有多好。如果政府跟人民諜對諜的相互提防著,政府每天想著怎樣可以在老百姓手中多撈一點,千方百計防止人民從網上得知自己的詭計。人民總是擔心政府要怎樣害我,每天想盡各種方法翻牆出去了解政府怎麼謀害自己。這種國家能走得遠嗎?我想,手上的 H股是不是該賣一賣呢?


2013/05/19

和山姆一起上學去(Including Samuel)

公視常常都有好節目,特別是週五晚上十點的《主題之夜》。前個星期放了一部紀錄片叫《和山姆一起上學去》觸碰到一個很好的題目。讓我先來介紹一下紀錄片說什麼,再來討論裡面的啟示。

《和山姆一起上學去》(Including Samuel)的導演叫丹哈比(Dan Habib),他的小兒子山姆(Samuel)有腦性麻痺。雖然智力無礙,但永遠沒法自己站起來,更不能好好的控制肌肉。丹哈比把山姆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情況拍下來成了這部紀錄片,拿下了北波士頓影展最佳紀錄片跟國際殘疾人組織年度最佳正面影片大獎。

為什麼影片的名字叫《Including Samuel》呢?原因是指這部紀錄片裡山姆所接受的教育叫 Inclusion Education(融合教育)。這種教育的宗旨是殘疾人仕應該跟一般人一起接受教育而不是讓他們在特殊學校裡上課。有這種融合教育思想的教育家甚至反對 特殊學校。我邊看邊拍手,這真的是個很捧的想法。

一直都不是很喜歡殘疾人仕集中起來受教育的形式,總是覺得我們的社會又不會把殘疾集中起來上班,為何讀書要把他們集中起來。學校教育本來就應該是社會的縮影,地球上本來就有各種人,為什麼讀書時要把他們隔離,出社會就要規定公司要請一定比例的殘疾人仕呢?

紀錄片最捧的地方就是訪問了很多山姆的同學,童言童語的,十分可愛。班上只有山姆是殘疾學生,但每個同學都很喜歡山姆啊!小朋友的心最單純了,跟伊甸園裡的亞當與夏娃純潔像白紙一樣,沒有正常與不正常的分別。要是小朋友有:「那個人是殘疾人仕啊!」的想法,一定是父母教的。不然,他們怎麼懂得去分別呢?老實說,如果從來沒發明過「殘疾」這個詞,我們又怎會有殘疾這個觀念呢?又如果我們的小朋友從小身邊就有殘疾人仕的同學,長大後又怎會有歧視呢?所謂的和諧社會不就是能容許跟自己不同的人一起生活嗎?要是我有小孩又有這種學校的話一定要他去唸,長大後心胸一定會比較廣寬。(這種類似的議題在去年中的台北錦安里事件討論過了,詳見:http://straitsperspective.blogspot.tw/2012/07/blog-post_21.html

當然這種融合教育需要很多資源,像紀錄片中的山姆,有個助教老是陪著他。到底社會要不要投資在殘疾人仕上呢?這就是正義的問題,要找Michael Sandel 來問一下了。但我認為,殘疾人仕畢竟不是多數,而投放多一點資源讓大家能多接受不同的人,這是值得的。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每次《主題之夜》都會請嘉賓來參與討論,當天請的是吳武典老師。吳老師是台師大特教系的名譽教授。他最後說到,在特教系裡殘疾學生是叫「特殊需要學生」的,因為他們只是比別人有特別的需要。他說:「每一個人,在某一個時間,都會有特殊的需要。」我覺得這說得太好了,我們現在每天跑跳無礙,思想轉速飛快,永遠等不了轉速慢的人。總是覺得轉速慢的人妨礙地球轉動。卻沒想到一天自己會變老,變慢,到時就有年青小伙子嫌棄我們慢。如果我們從小就受「這個世界有各種人,這才叫正常!」那不是更好嗎?

2013/05/01

衰敗中的城鎮

剛來台灣的時候正好趕上九份、金瓜石電影熱,從《悲情城市》、《無言的山丘》到《多桑》;每隔幾年就一部。那時候對礦業一點都不認識,畢竟殖民地又沒有礦。電影熱後,變成觀光景點的九份對我來說,一開始也只是個觀光景點。電影重看又重看,同學來玩指定要去九份,故事總要準備幾個,不然怎樣應付他們,這個曾經衰敗的金礦山城有了不一樣的形象。

九份真的是個悲情城市。你去看《無言的山丘》,看看當年日本人怎麼壓榨台灣人幫他們採金。採金是體力活,每天礦場工作累得半死,還要害怕不知什麼時候山洞會掉下來壓死自己。出礦還要全身上下被搜個透,怕你偷藏金子,真是沒有尊嚴。

礦資源都在偏遠地區,除了礦業跟讓礦工們放鬆的色情業外幾乎沒有其他經濟活動。所以在這些山城裡碰到男的都是礦工,女的都是妓女。這些在電影裡都有描述,我就不多說了。

這些因礦而生的城鎮隨著資源採光而衰敗像是必然的宿命。九份金瓜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要不是有這幾套電影跟遊客,我猜這兩個地方只是一個剩下依依不捨老人的大型安養院。

雖然我看著九份的重生(剛開始香港人瘋九份時台灣人還不愛去,就算週末都沒什麼人),但九份如何衰敗只有在電影中看到,一直是個過去式、歷史。但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這樣的城鎮正在衰敗中,到底在那裡?

上週剛從大陸回來,雖然每週都從網上看,但只要有機會都會買一份《南方周末》回來,算是做點經濟上的支持。四月十八日出版的那一期頭版就是《“法外之地”  “資源枯竭魔咒”下的箇舊工人村》(註),花了整整四大版來報導個舊這個衰敗中的鍚礦場的故事。這正正是一個衰敗中的城市。(題外話:現在去那找報紙肯用 四大版來報導一綜新聞?四千字就很了不起,在這裡給《南方周末》的執著一個讚。這算是偏執狂的惺惺相惜吧。)

箇舊(這個名字繞口)位於雲南昆明南方,介於昆明與中越邊境中間,這個城市因礦而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這個城市的規模達到最高峰,人口密度跟上海一樣,當時被稱為「小香港」(據說九份以前也曾被叫過。唉!老是被別人copy,也不知是好是壞。)

九十年代,資源逐漸枯竭,人口開始流失。跟九份不一樣的是,箇陽靠近越南,毒品取得容易。而且,愛滋病取代梅毒成為色情業的殺手。梅毒救得了,愛滋無藥。所以,箇陽比九份更糟的是多了毒品跟愛滋。

雖然說已經有政府跟民間團體進註箇陽,幫忙做戒毒跟服務愛滋病者,也同時推廣防止愛滋感染的宣導,我認為這實在是太晚了。如果我是當地政府,為什麼不在資源 枯竭前就開始改變產業方向?九份的確是個很好的典範,雖然慢了一點。在開採不合經濟效益時就轉型成旅遊業,把礦工轉成導遊、工廠化成旅舍或飯店、礦坑改建成餐廳。成本不高,卻有永續經營的條件。甚至找人創作些感人的愛情故事,拍成電影,來個置入式行銷。老實說,能操作的市場手法太多了。不收門票,搞不好比採礦賺得更多。

可惜的是,中國地方領導只會炒短線,只要不在自己手上衰敗,皆可扶搖直上。短視的領導苦了人民,這是中國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