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1

人生補時

最近在看一部多年前環保懶惰熊介紹我的日劇叫《人生補時》,別問為何過了這麼多年才看,原因只有懶惰可以解釋。


《人生補時》跟一般日劇一樣,都是十一集為一個單位。故事很特別,一開始看不太懂。看過足球比賽嗎?足球賽一般上下半場九十分鐘,因為足球賽有球員受傷或換人時不停錶照樣計時,所以半場終場前都有傷停補時。這個補時長度是相當自由心証的,由主裁判臨場決定。通常三、五分鐘不等;而且總是在踢得比較沉悶時就吹終場。


《人生補時》講的就是主角因為某個原因忽然死亡,譬如說抓賊被賊打死、工作太操心臟病發死、跳樓等(每集一個,有相當多的死法)。死的當時就會有幾個人穿著足球裁判衣跑出來,舉起牌子說給主角補時(通常是幾小時)讓他去完成沒做完的事,相當搞笑。老實說,從來沒看過死了之後有一堆穿著裁判衣的人出現的畫面,一起始看還真搞不懂幹啥。


由於不是預期的死亡,當主角得知有補時這回事時,他們都得想一下有什麼沒完成才出發。有些人補得多,比較從容,有些比較短,就得用跑的了。


當我看懂了這個補時的意義後,真對這位編劇萬分敬佩,竟然可以想出這種劇本。


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對自己年老臨終時的情境作過一些幻想,特別是面對一些困難的選擇時,總會想說這個選擇會不會影響「後尾嗰兩年」(意思指對蓋棺定論有負面影響)。但卻從沒想過如果這一刻就離開塵世,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裡,有什麼還沒完成的呢?這真是臨終哲學的一個好問題。


所以每一集都跟著主角一起想,如果是我,面對這種死法,還有什麼心願未了呢?我的心願當然跟主角不一樣啦,這就是有趣的地方,我的跟主角的跟你的也都不一樣。每一集都有一個新的驚喜,都有一個值得深思的情景。


這麼發人深省的日劇,為什麼沒在哈日的台灣看過呢?台灣人真的比較膚淺只能看愛來愛去的劇嗎?我想,不關膚不膚淺的事,這劇在港台中都不會有好收視。原因是華人社會對死亡有所忌諱,總是不敢去面對。提到死亡,大家都避之則吉。就算劇本裡有非死不可的劇情,也只輕輕帶過。更何況是一整部都用來探討死亡的劇呢。


日本人相信神道教,相信萬物皆有靈(跟華人社會相信死後有亡靈不一樣),死不死都是值得尊重的。生與死都可以討論,所以才會有禮儀師這種職業。也只有日本人可以把這種情景拍得如此輕描淡寫。現在很多大學不是說開生命哲學或臨終學的課嗎?臨終非得是老人不可嗎?這部劇肯定是個好教材。


同學,說說看你現在要死了,給你多活三個鐘頭,你要做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