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3

獨立書店的未來

 十一月十一日,電商取名「光棍節」來吸引買氣;沒想到從不會想在那買書的momo打出六六折吸引讀者。這事引起很多書店反彈,好幾家獨立書店當天還罷賣。那個週末,我去參加了《書店:學 Insight Independent Bookshop》的對話紀錄片跟講座,聽到獨立書店老闆們的心聲。

當天(11/15)是在唐山書店舉行的,主持人是導演奚浩(靜宜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影片是拍唐山書店的陳隆昊跟東海書苑/邊譜的廖英良。觀眾並不多,來了個誠品書店的顧問(X女士)跟他們很熟,請她一起到講者區。

紀錄片本來是拍兩位老闆為什麼要開書店跟這麼多年來的辛酸,但不約而同在片後對談往momo 事件討論去,講到對獨立書店未來的想法。

陳老闆擔心的是電子書會取代實體書。出版社其實很愛電子書,因為改版容易,也沒有庫存問題。雖然目前台灣看電子書的人不多(當場做了個統計,只有X女士跟我),但他認為是一個趨勢,說以後唐山可能會改名為唐山二手書店。

業績其實在武漢肺炎前就變差,前年九月中國為了台灣準備要選總統禁止自由行來,硬生生掉了三分之一。他說從來沒想到原來有這麼多中國自由行會光顧他們(我也很驚訝連台北有多少人知道都成問題竟然出名到中國)。所以去年文化部問他們這些獨立書店有什麼可以幫忙時,他就請了一筆錢以建立網購平台。不過,電機系的老師跟他說就算建了平台還是打不過電商,因為小書店沒有物流。

講到開書店的辛酸,他說最對不起家人。賣書賺不了多少錢,別人放假都是帶小孩出國玩,他們家不只沒得出國,慶祝什麼的最奢侈是去四海游龍吃一頓。講著講著都快哭出來了。

臉書裡叫自己「阿四」的廖老闆話很多,一直講一直講。(阿四在香港話裡有做牛做馬的人的意思,看他臉書的文字又真人如其名)他對現代人不看書很不以為然,說以後書就變精品,每本一萬塊。也對電商把價格壓這麼低讓他們都沒生意很不滿。獨立書店跟書商拿貨的價格比電商賣價還高,他跟文化部提議比照法國規定出版商賣書給不同通路價格差異不能大於百分之五。他對獨立書店的未來看法很灰,提醒在坐如果有想開書店的一定要三思。

兩位老闆講完看法後,奚浩請觀眾一起來交流。我就針對他們的擔心講了一下意見。首先不認為電子書會取代實體書。當年買 Kindle 時也確想用來取代實體書,畢竟書很佔地方,再多的書架也不夠放,書怎樣送出去都還是缺書架。可是,電子書只能用來看文學類直線式文本。若我們把書定義成知識的載體,需要思考的,需要前後翻來翻去參考的,電子書完全沒用。唐山的書大部分都不能用電子書取代,根本不用擔心。

關於獨立書店的未來,我的看法沒有兩位老闆的灰。唐山從唸大學開始光顧,從沒間斷。每次下去這個地板殘缺牆壁掉漆,不小心還會踢到掀起地板的潮濕狹小地下室,總是抱著一堆書上來。桌子上擺滿你意想不到書,意想不到的學問。每次都會驚訝怎麼這種題材也有可以寫得這麼有趣,翻著翻著就買回去讀了。這種眼光獨到我稱之為「唐山選書」。對比於進去誠品看到他們架子上的「誠品選書」,心裡只會有 “fine~” 然後就走了。(講這時不知X女士是誠品的顧問)我認為獨立書店最重要就是老闆,書選得好,讀者是會死忠跟著的。

接下來輪到X女士了,原來她是誠品元老,之前敦南店二樓就是她策畫的,書是她選的。後來信義店的賣場也是她策劃,賣場要每天賺百萬才夠付房租。後來她去了中國策劃書店方所,廣州的方所我去過,怪不得很像誠品。她去年策劃了台中的中央書局,把一個很漂亮的老書店重生。最近被誠品僱回去當選書顧問,原因是momo 跟博客來挖了誠品很多人。

她同意唐山是全台灣最特別的書店,這種幾十年沒有裝潢過的地方能吸引這麼多客人就是因為選書,只要老闆厲害獨立書店是不會倒的。也同意電子書沒法取代實體書。但她認為出版市場以後就是電商對書店的戰爭。電商把書放在生活用品類,他們任一家這類的營收超過全台灣出版品的銷售量。他們賣書的目的不是賣書,是吸引買書的人順便買其他東西,賣書根本不在乎賺不賺錢。買書的人都有一定消費力,所以選書給讀者也很重要。她說不要小看momo,他們現在的選書團隊可能是全台灣最強的。她不知道這場戰爭結果會如何,但說大家都要很小心。

這是場對談很有趣,有站在高處鳥瞰整個書市的X女士,有每天擔心賣出多少本書的阿四,有擔心書店未來的陳老闆,有像我般只擔心不夠時間看書的讀者。把他們的擔心紀錄一下,三五年後再來看看會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