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3

統一?不統一?這是個問題

借哈姆雷特的對白開場不知道會不會得罪莎翁,四百年前沒有統一不統一這個問題;就算有,這個問題跟要不要殺弒父娶母的叔叔怎麼比我猜他也很傷腦筋。不過,南韓人為什麼想統一而台灣人不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我們先來看看南北韓為什麼會分開的。

朝鮮本來是清朝的附庸國,明治維新後日本強大,把清勢力趕出朝鮮半島,後來日俄爆發戰爭,打敗俄國後朝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那時候,朝鮮還是一整塊的。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殖民地朝鮮被美俄瓜分以三八線為界。說分就分,沒經過朝鮮半島人民同意,聯合國也沒有任何聲音,根本是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的餘孽。接手後,南韓人非常反彈,美國人很想把這個燙手山芋丟掉,就找聯合國商量,要讓他們自行獨立,所以就有了李承晚。俄國不理聯合國,扶持金日成,成為共產主義在朝鮮半島的代理人。

美國的算盤是三八線和平就好,讓兩國自行發展,俄國並不這樣想,希望整個都是共產半島。策略南轅北轍,當美軍撤軍時俄國增加軍備援助。當時無論是金日成跟李承晚都有幹掉對方統一的打算,但美國援助只限於防守,進攻根本不夠,所以兩國在三八線互相挑釁一下,沒人敢動真格。

這種你來我往的小動作一直到一九四九年,金日成一直找史達林跟老毛說要「解放」南韓。當時老毛沒有理他,因為他忙著調兵至福建沿海,準備「解放」台灣。

一九五零年五月,南韓大選結果李承晚的政黨輸得很慘,老金認為時間已到,六月廿五日就開幹。當時北韓軍力跟軍備是南韓的好幾倍,三天就把首爾(那時候叫漢城)打下來,不到三個月就幾乎把整個朝鮮半島吞下,剩下釜山一小塊。聯合國鬼叫也沒用,朝鮮就沒兵沒炮沒飛機。一直等到九月十五,麥克阿瑟從仁川登陸,立時把北韓軍一切為二才救了回來。

六月廿五日開戰時,老毛是不知道的,因為史達林覺得他既然不想跟就不要參與決策,反正到時要你出兵你還是得出。所以一直到麥克阿瑟登陸後的十月才急忙把準備攻打台灣的部隊轉戰朝鮮半島,號稱「抗美援朝」。

結果就如現在看到的,還是回到三八線,但其影響可能大家不清楚。本來要解放台灣變成去解放南韓,台灣免除一戰。要不是有韓戰,搞不好現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了。抗美援朝行動讓美國人發現老毛是不可靠的,所以才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跟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這一決定。當我們討厭南韓人的小動作時,不妨想想不是他們犧牲了這麼多人,台灣不能留存。

對中國來說,本來要好好的統一台灣,卻被韓戰拖下水,但老毛視史達林為父,所以在韓戰中戰死兒子也沒什麼怨言(禽獸不如的老毛怎會因為兒子戰死而有所感呢)。而且,史看毛這麼聽話,馬上派人大規模幫助發展。中國的基礎工業、國防等都是因為這樣而起來。掉了兒子、掉了台灣,換了核子彈,合算!

對朝鮮半島的人民來說,南北韓分是美俄兩國在惡搞,後來的韓戰也是代理人戰爭。親人的分隔兩地,根本是外國人亂搞所致,完全是被動的。這個事實就算新的一代忘了也無法磨滅,所以統一對南北韓人民來說完全不會違和。

對台灣跟中國來說,故事完全不一樣。當年的分隔是因為內戰,不管當初原因是意識形態(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或是社會分配(貪污腐敗與均貧),畢竟內戰帶來的恨意也是事實,也是有史可載。就算恨意經已忘記,要統一必需先把以前的不同先撫平。這就是當打過共產黨的老兵回到中國去跟當年的敵人喝酒唱《義勇軍進行曲》時會讓大家傻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