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0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中國人

昨天看了周浩再度拿下金馬最佳紀錄片的《大同》,講述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鐵腕強拆幾萬戶人,建了一個城牆,說要把大同打造成為古文化之都云云。此事對大同市民來說好壞參半,對逼遷戶來說非常很糟,不管當初房子如何取得,住了幾十年,忽然間要被迫搬走,補償費又不足以買個新房子,對沒什麼積蓄的人來說簡要要他們的命吧。對非影響市民來說當然很好(十年前我去大同時,簡直跟廢墟沒什麼兩樣)耿市長花大錢把大同重新改頭換面(片中還未完工他就被調走了,繼任者發現搞這個欠了兩百億人民幣,好像不太想玩下去)。


其中一段很有趣,導演拍每天一堆老人家在廣場上開講,支持與反對耿的各有圈子。導演拍支持者時,他們大讚共產黨。「不容易啊,你看,養活了十幾億人,不容易啊!」一付很感謝黨的樣子。


這種論調很熟悉啊!當年在上海上班時同事都是這樣說的,跟廣場老人家不一樣的是,他們才不到三十歲。我一直以為年輕人從小受黨的洗腦教育長大,肯定百分百支持政府,而老人歷經了過去沒完沒了的政治運動,總會有更深刻的體會,為什麼呢?


以《長恨歌》載譽文壇的王安憶(其實我認為《長恨歌》是模仿張愛玲之作,沒什麼特別的)在紐約大學當訪問學者半年,上月回國前在圖書館演講。有讀者問她中國的政治環境會不會影響創作?她回答目前中國是「最好的時代,不能再苛求了。」


這真是太失望了!她怎可以講出這種話呢?怎可以說中國的政治環境已經是最好的時代呢?更不應說不能再苛求。中國每年有多少創作者被關,被禁止繼續創作?就連上面提到的周浩,多次在文章中出現的賈梓柯,全都被禁過。最基本的創作自由都沒有,談什麼苛求呢?她是因為出名了就被編進體制內嗎?還是她創作的就是上海人那種軟芭樂男歡女愛膚淺文字,本來就不用禁啊。


中國還有一類人叫「自幹五」(註一),老是跟人家說國家多富強,怎樣從一窮二白到現在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天啊!誰把中國搞成一窮二白的?不就是毛澤東嗎?都一窮二白了,觸底反彈很容易啊,隨便路上買股票的歐巴桑都知道啊。國民生產總值第二有什麼鳥不起的?中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十幾億人耶,一人撒一泡尿都把美國給淹了吧。你把這個世界第二的生產總值除以世界第一的人口?每人每年七千六美金,有多厲害?世界排名八十三,比中美洲哥倫比亞(七十九)、警長隨時被幹掉的墨西哥(六十八)、隨時在打仗的黎巴嫩(七十五)都要窮;在中國附近的就是排名八十六、剛開放的古巴。我相信,不用五年,古巴會超越中國。


這些年輕人,這些老先生老太太,這些自幹五,這些王安憶們,到底在幹什麼?為什麼會感謝這個獨裁、扼殺言論自由、壓抑創作自由、製造超大貧富差距的政府呢?只有一個理論可以解釋,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們來看看中國人是否滿足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幾個條件:


  1. 綁匪為了某種原因而綁架人質,並得到人質認同。
  2. 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3. 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會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4. 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5. 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第一點無可置疑,人質,喔不,中國人生在中國,不認同也不成。中國人沒幾天就看到維權律師,民運人仕被抓,有威脅感。略施小惠嘛,當然有,炒房的那一批,每個都賺很多。第四,連網路要上什麼站都被控制,跟全世界都隔離;估計中國網路自由僅比北韓好一點。最後,脫逃?有錢移民就逃脫啦,誰不想移民啊?以前同事不是想移民就想著怎讓小孩出國讀書不要回來。


十幾億人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要怎樣解決啊?


註一:共產黨本來就聘顧一堆人在網路上歌功誦德或反駁對共產黨的不滿,每篇五毛人民幣,這群人叫「五毛」。後來有些憤青就是愛國,自己就會在網上做同樣的事,連五毛都不用,叫「自幹五」,自己幹起五毛之意。

2016/06/26

沐猴而冠

討論這個題目前,先讓我們看一段影片,看完你就知道什麼叫沐猴而冠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VOtMekP7M

六月一日(剛好那天回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加拿大訪問時跟加國外交部長一起舉行記者會,記者問加拿大外長香港銅鑼灣事件顯示中國人權狀況很差,為什麼還要跟中國保持緊密關係?如何用這個關係來促進中國人權?加國外長還沒回答,王毅就搶麥克風嗆記者:「你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所謂的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你去過中國嗎?」「知道中國從一窮二白,幫助六億擺脫貧困嗎?」「知道中國人均(GDP)八千美元的第二大經濟體嗎?」「知道中國把保護人權列入到憲法當中了嗎?」「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人不是你,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中國人有發言權。」

王外長穿西裝打著領帶,外表西化,舉止風度翩翩,可惜一開口就顯露出其惱羞成怒土包子內心。人家記者問的是加國外長,王毅搶什麼麥克風,野蠻未開化。人家問人權,他反問有沒有去過中國?沒去過就不能問嗎?沒去過就不能批評嗎?人家問人權,他回答脫貧,回答 GDP 八千,回答保護人權在憲法裡?這跟有沒有人權有什麼關係?中國人有發言權?在中國發言的都被關起來啦。

聽不懂問題,答不對題,邏輯不及格,丟人丟到外國去,還當什麼外長?要當可以啦,換回滿清朝服,留個辮子,把額頭剃了(髡髮),躺在大床上邊抽鴉片邊跟加國外長談吧。

中國大官在外國丟人,小官沒法出國,丟人只能留在國內,看一下這段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0J7IfSIQg

前幾天烏坎真‧民主選出來的村委書記被抓了,在電視上「被自白」讀稿說自己收了貪污,全村村民沒人相信。各處記者(特別是最靠近的香港)紛紛趕至,了解真相。

小學讀書時老師問我們長大後的志願,順便介紹一下各種職業,提到記者是「無冕皇帝」,心裡很羡慕他們能為了伸張公義而不畏強權。長大後每次聽到朋友說認識記者都很好奇,希望可以聽到出生入死的故事。影片裡用肉身保護同行的是有線電線記者林建誠,用傘打人的是烏坎東海鎮的副鎮長;雖然林建誠只穿 T-Shirt 牛仔褲,副鎮長穿著雪白熨過的襯衫西裝褲,你會尊敬誰呢?

中國的這些大小官員從穿解放裝到毛裝到西裝,外表一直的變化,可惜腦袋完全跟不上,你以為猴子洗完澡穿上人的衣服就是人了嗎?

再講一下王毅在加拿大罵記者對中國人權問題沒有發言權嗎?沒問題,不發言就行動吧;就在他罵完後三天(六月四日),歐洲司法界把今年的『路德維希-特拉里奧(Ludovic Trarieux )人權獎』頒給了從去年就被關起來的人權律師王宇。王律師曾經幫包括維吾爾族人,法輪功等被告當辯護律師,因為「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可能面臨無期徒刑;她的兒子也被軟禁,行動受控。不知道這個獎對她能不能出來有沒有幫助。

同學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把猴子們打回原形嗎?

2016/06/04

廿七年的吶喊

維多利亞公園舉辦的六四燭光晚會已經踏入第廿七年。今年跟過往很不一樣,學聯和很多本土派團體紛紛表示不再參與。為什麼這個史上最大維持最久的燭光紀念活動會搞成這樣呢?讓我們來好好的看一下。

從雨傘運動開始,香港青年人跟台灣人靠得愈來愈近,不只爭取民主的手法,連觀念都愈來愈相似。一致認為中國事就是中國的事,中國人要自相殘殺是活該;香港(台灣)跟中國無關,本土派自決論由此而起。再加上在學學生都是八九年後出生的,成長時期看見傳統街坊店舖讓與給賣東西給自由行的連鎖名店和滿街強國人的惡行惡狀;現在的年輕人根本就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跟台灣的「天然獨」一樣。

除了上述兩點外,中國官員每次來港都擺出大官出巡、蒞臨視察的模樣十分討厭,還對香港人指指點點;這跟中國每次放話給台灣人聽一樣,語言愈暴力、愈威嚇,港台兩地愈反感。

雖說本土意識自然(青年人出生)跟人為(中國官員的態度)因素都有,但我不認同本土派必需切割悼念六四這件事。中國獨裁者享用著人民繳的稅,再拿用稅來建造的槍炮、坦克屠殺人民,這是天理不容的事。無論今天發生在中國、非洲、中東或南美,地球上任何一個公民都應該站起來聲討,一直到這個國家放棄獨裁、承認錯誤、給予補償為止。更何況這個國家就跟香港一河之隔。

還記得德國牧師 Martin Niemöller 的話嗎?

最初,他們來抓共產黨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來抓社會主義者,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社會主義者;
再來,他們來抓工會會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
後來,他們來抓猶太人,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最後,他們來抓我,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廿七年了,人生有幾個廿七年?雖然我是個香港人,但在有生之年,如果下面的目標沒有達到,我會一直的吶喊,為中國人吶喊

釋放民運人士
平反八九民運
追究屠城責任
結束一黨專政
建設民主中國

今晚,維園見。

2016/05/01

中國管很大

上週末中國開了一個「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發了一份叫《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把宗教跟科學全管了。這兩個的內容不看就算了,看了就讓人火大。中國共產黨看來是把自己當作全能了,以為什麼都懂什麼都可以管。而人民就好像笨蛋一樣,任由這些人說了算。讓我們來看看這兩件事到底問題在那。

先看「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這個會議很嚴肅喔,除了張高麗沒到外,其他六個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出席了。第二天結束後《新聞聯播》還用十三分鐘報這個。《新聞聯播》每天半小時,晚上七點全國統一播放,頭十分鐘是今天領導人出席了什麼會議發表了什麼講話,第二個十分鐘是中國人民有多麼幸福,最後十分鐘是西方國家有多慘。單這個宗教會議就花了十三分鐘,你就知道多嚴重。

廢話少說,看看中國領導人講了些什麼(註一):

「习近平强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习近平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范围广、任务重,既要全面推进,也要重点突破。要结合各宗教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做好重点工作推进全局工作。‧‧‧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沒有很八股?八股就算了,這些話充分的表現中共的邪惡本質,老是想著要用政治來管理宗教,利用宗教為政治服務。既然共產黨員明文規定不能信教,那上面講的完全是違心之論,目的就是說明要如何控制宗教。

宗教大部分都是管來世(死後的事),當初馬克思認為信徒不管現世受資本家多少壓迫只會認命,禱告求神賜予死後上天堂或來生更好,不會起來革命,所以反對宗教。時移世易,現代人倒是很信奉耶穌說的:「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這回事,政治不成就革命,不然就選票說話,我猜只有伊斯蘭原教旨地區生活的婦女還是這般受壓迫吧。其實,中共才是個宗教,信中共得利益才是王道。

第二件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由科技部中央宣傳部發出,要求:

「请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科技、教育工作者,城乡劳动者、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学习;各级党政机关、科 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社会团体等要组织《基准》学习和培训活动;新闻媒体、网站要对《基准》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 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基准》共有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基本涵盖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每条基准下列出了相应的基准点,对基准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基准》适用范围为18周岁以上,具有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测评时从132个基准点中随机选取50个基准点进行考察,50个基准点需覆盖全部26条基准。根据每条基准点设计题目,形成调查题库。测评时,从500道题库中随机选取50道题目(必须覆盖26条基准)进行测试,形式为判断题或选择题,每题2分。正确率达到60%视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註二)

要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容易喔,考科學要及格喔!科學是客觀的,理論必需要有實驗當証據。加上是給全國老百姓考的,一定是顯淺易懂有定論的題目,趕快進去考一下。結果,發現問題大了。我隨手挑幾條來給大家觀賞一下:

「(1)树立科学世界观,知道世界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认知的,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這題如果你相信唯物主義的話,那是沒有問題的,很正常嘛。給你們看題正常的先。

「(9)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一點都不唯物論,而且一點現實意義都沒有!有人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發現什麼自然的規律嗎?格物致知那個王陽明當初就是每天在竹林下跟白痴一樣呆呆的抬頭看竹子,以為這樣格物就可以致知,結果竹子是什麼不知道就算了,還吹了冷風得肺炎。

「(45)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光呢?光是光子組成,不是原子跟分子喔,難道光不是物質嗎?還有以前電視裡電子束呢?也沒有原子跟分子啊。

「(48)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寫這個問題的人想必沒唸過中學物理,牛頓定律第一條:「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力是讓運動速度變更的原因。還要考人描述牛頓定律,自己都不會。

「(49)知道太阳光由七种不同的单色光组成,认识太阳光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這個真的是錯到爆!太陽光是個連續光譜,那來的什麼單色光。這也是中學物理都沒唸過的錯。

唉呀,我就別再舉例下去了。見微之著,這是中央發出來給全國所有人民的文件,理應慎重。就算不找各門學者出題,起碼應讓學者們審查後再印出。現在出了水平如此低下的題目,只會讓人覺得共產黨就是不會裝會,以外行充內行。自己科學水平不高還要管理國家人民科學水平,真是貽笑大方。

畢竟是由沒讀過書沒教養的人組成,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第一天就是不懂裝懂,不懂的管懂的。只是,現在連理性光譜兩端的宗教跟科學都要管,會不會管太大了啊?



2016/04/17

上海偶拾

前陣子去了上海一趟,果真沒去幾年變化大,幾個有趣的觀察值得跟大家聊聊。

走在上海街頭,發現多了很多繁體字。繁簡之爭一直都是政治問題,中國文化人包括為數不少大學教授三不五時呼籲回歸繁體。像書法比賽,用簡體字寫出來就不美,所以某些場合非繁體不可。獨裁者為了告訴這些臭老九們(讀書人是共產黨定義九種下等人之一)誰才擁有文字最終話語權,當然是你們說什麼偏就不什麼嘛。

無論政策如何,繁體字就是比簡體字美,所以愈來愈多高格調或設計感的餐廳和書店都紛紛改回用繁體字以示自己與眾不同。像衡山路靠近徐家匯包括書店、衣服、藝術空間的「衡山‧和集」就是全用繁體字了。又或是賣豆漿油條的「桃園眷村」(價格是台灣三四倍,不過環境很舒服),裡面從裝潢到菜單沒半個簡體字。這些地方當然文青味很重啦。

管他官方怎麼定義,繁體字在中國已成一種有文化象徵,就連客戶高階管理人員都以看得懂繁體字而部屬不會來顯示自己有文化。中國人的文化變遷從來都是由上而下,繁體字會不會成為第一個從下而上的成功案例呢?

講到文化,誰不想自己小孩有文化。中國的教育系統參差不齊,北大清華又難考到不成;為了不輸在起跑點上,很多家長都想送小孩往國際學校、實驗學校或重點學校的外語部,以後好送出國。實驗學校跟重點學校都是考試後按照居住學區分派的,所以在名校附近的房子就叫學區房。房子蓋在名校旁,一登龍門升價十倍;假若學區變更,孩子進入名校的機率降低,居民們上街抗議都有。

如果你以為沒有住在好學區,花錢唸國際學校就好了?那有這麼簡單!首先,國際學校學費從十五到十八萬一年。抱歉,不是台幣喔,是人民幣;折合台幣約七十五到九十萬一年。這個價,台大醫學院七年唸畢業都不用。你以為出得起錢就唸得到?上海有錢人滿街都是,國際學校也是要考的,據說今年廿五取一,嘩,比我當年考物理所還難。回想我們那個年代那有什麼起跑線的問題,還不是過得好好的,到底真的是社會競爭愈來愈烈、因為父母要孩子完成自己不能進名校的夢還是社會價值觀改變了?

講了這麼多嚴肅的話題,來點輕鬆的。前陣子電視劇不是很多姐弟戀嗎?中央不高興囉。最近發了一個「紅尾文件」(紅章蓋文件頭的叫「紅頭文件」,那是最最嚴重的,蓋文件尾的可能不這麼嚴重,但也不能不執行)叫《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裡面提到:同性戀、姐弟戀、未成年人早戀、亂倫、靈魂附體、輪迴轉世、巫術作法等封建迷信思想一概不能播出。連同性戀、姐弟戀、未成年人早戀都不可以?那裡沒有同性戀?那一個中學沒有未成年人早戀?那一個大學沒有姐弟戀?不給拍劇就代表沒有嗎?這讓我想到當年六四有首歌叫《歷史的傷口》(註一)裡面有句歌詞:「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摀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慘了,宋慧喬比宋仲基年長,怪不得《太陽的後裔》不能公開播放,只能在網上看囉。

中國電商很火紅,地鐵站都貼滿廣告,裡面的廣告女郎每個都又正又火辣,但好像看過後都留不太下印像(如圖)。文青凱倫說這種下巴尖尖的女生叫「網紅臉」,在網上開店賣衣服,貼自己穿著衣服美美的照片來吸引顧客,這種臉的女生特別會賣。她還說了個笑話(忘了是聽來還是朋友的),話說有個朋友跟老婆上館子吃飯,沒位置,只好跟兩個網紅臉女生拼桌,結果她們一直在講說就給那個女的幾十萬,讓離開她老公云云。聽到朋友老婆臉都綠,快快吃完閃人,還警告不能認識網紅臉女生。聽她講完,我就說沒錯,這種就是「小三臉」,長得一付小三樣子。BTW,為什麼我們會有「這個女長得一付小三的樣子」這種想法呢?「小三臉」是先驗(priori)還是後驗(posteriori)呢?難不成這也要問康德?算了算了,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不如去睡覺。



2016/03/12

物理宅男的「粉黛」推敲

本篇題目的廣東話版本:毒撚之「粉黛」研究。
英文版本:A Nerd’s “Fen” “Dai” Study。

上星期天下午被三個小妮子約去 tea;為了好好培養她們氣質,所以約台大附近溫州街。坐車途中看文青凱倫幫忙買的,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格非寫的江南三部曲第二部《山河入夢》(這套小說寫得不錯,值得一看),書中形容男主角老家花家舍「粉牆黛瓦」。

「粉牆黛瓦」這個詞好美喔!唸起來別有詩意。問題是,「粉牆黛瓦」到底什麼意思呢?

先別笑我連這都不懂。上帝很公平,每個人一天只廿四小時,要不花在物理,要不花在中國文學。如果我既能搞定抽象又困難物理還懂什麼「粉牆黛瓦」,那大家不是要自卑得去跳樓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言歸正傳,這篇就是看到「粉牆黛瓦」這四個字後合上書,推敲了廿分鐘與之後驗証的紀錄,也許你會覺得很無聊,但這是物理宅男的思考模式。

「粉牆黛瓦」裡牆跟瓦是 tangible 的東西,不用解釋。我知道「黛」是黑的意思,因為以前有個同事叫君黛,個子小小可愛皮膚黑黑的,見到就知道什麼是「黛」了。她很有意思,放著高科技業百萬年薪不做跑去法國讀藍帶;讀到第二年實習每天操得半死甘之如飴。還託男朋友老遠送支薄酒萊新酒來,是我喝過最好的新酒。後來開了家〈穀穀你好法式小食舖〉,可惜陰差陽錯一直都沒去品嚐。

瓦是黑的沒問題,什麼是「粉牆」呢?「粉」,會不會是指古代女仕用的粉餅呢?就是粉紅色啦,但沒看過粉紅色的牆啊。那會不會跟粉藍、粉綠一樣是淡色的意思呢?有點像。那就變成淡色的牆跟黑色的瓦吧,這樣頗為合理。想清楚了就 google 答案看對不對。結果當然不對啦,google 說「粉牆黛瓦」是白牆黑瓦的意思,源自白居易的長恨歌裡「六宮粉黛無顏色」。

唉呀!「粉牆黛瓦」是白牆黑瓦我怎會不知道呢?少說也在江南待過幾年啊,蘇州啊,水鄉啊去過不知凡幾,那邊房子就長得白牆黑瓦啊。但為什麼白居易先生要說「六宮粉黛無顏色」呢?如果粉黛就是黑白,當然是無顏色,還用重覆嗎?接著 google 「六宮粉黛無顏色」。

大神說「六宮粉黛無顏色」裡的「粉黛」是指青年貌美的女子。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到了「粉牆黛瓦」又變黑白呢?甚至 2006 年某學測模擬試題問「六宮粉黛無顏色」裡「粉黛」代表什麼顏色還被拿出來罵,顯然國文老師並不一致認為「六宮粉黛無顏色」裡的「粉黛」是美女之意。

也許某些國文老師智商足夠低能接受「粉黛」可以指黑白跟年青美女啦,我們唸物理的沒辦法。我認為,「粉黛」裡的「粉」就是淺,「黛」就是黑。「粉」、「黛」加起來就是「淺黑」,「淺黑」什麼東西啊?不就是「灰」嘛!

你一定會說,什麼屁啊!「六宮粉黛無顏色」本來是指宮裡美女們都失色了(看到楊貴妃後),怎會變成宮女都灰灰的呢?

Hold 住、Hold 住,我說的「灰」不是形容詞,是動詞;應該翻譯成宮女人生都變黑白了。宮女耶,人生本來是彩色的啊,楊玉環回眸一笑後人生就變黑白了。有沒有看過電視,當劇情有大轉折時,不是會定格,然後畫面變黑白嗎?(其實所謂的黑白也不是只有黑跟白啊,有灰階的,所以說「灰」才是精確。)就是這個,這個動作就叫「粉黛」了,這招一千多年前白老就想到了,厲害吧?

慢著,這樣解釋對嗎?驗證一下就知道啦。唸物理的對對稱美有種獨特的 intuition,很多人都對這種能力嘖嘖稱奇,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樣解釋是不是更美(更對稱)。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各拆成三份:

回眸:名詞,楊貴妃的眼神,是回頭的眼神喔,不是直瞪瞪的眼神。(我們家天兵每次事情沒做好被抓到說謊騙人要她解釋就直瞪瞪看著你不說話眼睛大有什麼用空洞無神真想賞巴掌。)
一笑:動作,就是笑啊。
百媚生:嘩!好吸引喔!(形容詞)

六宮:名詞,也許宮女有六等吧。
粉黛:動作,畫面變黑白。
無顏色:黑白人生啦。(形容詞)

你看,這樣不是變得很工整嘛。

驗證這種工作必須找懂的人,跟我 tea 那三個估計長恨歌都沒聽過就不用問了。

先問凱倫,她說:「粉」指塗臉上的粉餅,「黛」指畫眉毛的眉筆;「六宮粉黛」指宮裡的正與不正。唉!不問就算了,一問就學霸上身,答案跟老師一模一樣,怪不得這麼會考試。就當我沒問過吧。

再問我們家古書讀最多的老馬,問他看法一定有所得著。他說我的講法非常有道理,而且親身經歷過。他回憶很久以前在忠孝東路上逛街,迎面走來一位載著太陽眼鏡的高挑女仕,穿著料子又薄又軟開叉至大腿全身裙,衣服貼在身上走起路來長腿畢露很是性感,她是席曼寧。當她經過老馬身旁,他發現整個世界變黑白,路上其他妹全都不是東西,他認為就是這種境界。

我想,也許不是那些國文老師老古板,凱倫也不是無創意的學霸,是她們都沒有經歷過貴妃回眸世界變黑白的那個 moment 吧。

2016/02/09

從回娘家聊起

年前天氣冷去吃火鍋,餐桌上聊到年初二回娘家的事。若夫妻兩人老家一南一北,而工作又在第三處真是災難。年前要先塞車回夫家,年夜飯搞一大輪,年初二要塞車回娘家,之後又要塞回工作地,花在路上時間精神不知多少。幸好同桌的保利跟三寶媽(三寶媽酷似蔡英文,被戲稱主席,現在 upgrade 成總統了,噢不,總統當選人才對!)夫家娘家都在南部但非常靠近,並沒有回娘家塞車之煩惱。保利想得更遠,他說為什麼必須在夫家吃年夜飯(港稱「團年飯」)然後初二回娘家呢?為什麼不輪流在夫家娘家過年就好,就是說,今年在夫家過,明年在娘家過之類,不用跑來跑去。

這個論調正好跟台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王瑞琪在報章上投書《妳,回那個家吃年夜飯?》一樣。為什麼嫁出去後就要到夫家處理年夜飯呢?為什麼不能回自己家跟父母過呢?

維妮跟我說今年婆婆出國玩,不用忙年夜飯了。我問年夜飯需要搞很大嗎?她說也不用,就火鍋吧。我相信並不是年夜飯實際上有多少工作量,而是在婆婆監督下的壓力。為什麼台灣媳婦就得受這種壓力呢?

也有回娘家習俗的香港面積小,東西南北走不用一小時,女兒三不五時可以回家。而且香港工作壓力大,團年不容易,通常都不是年三十或廿九這種時間,真要坐在一起就只能遷就大家都有空。自己煮更是不可能,大都在外吃頓飯就算,工作量很小。香港女權一直很高,性別平等委員會應該是幫助男性的。

中國面積太大,能回家就不錯了,沒什麼回娘家的啦。照說共產主義女權最高,以前有所謂「撐起半邊天」的說法,你看那些大媽的行徑就知道她們多厲害啦。不過,最近看 Leta Hong Fincher 寫的《中國剩女》才知道事實並不如此。

我們現在能接觸到大部份中國新女性都是獨生女,每個都被寵大的。一胎化政策加上中國重男輕女後男女人口失衡,女性數量遠低於男性。理論上說來,中國女性應該是很珍貴的,絕對可以「吊起來賣」。可惜,受媒體跟社會氛圍影響,她們很多在婚姻裡其實並不順遂。

中國每位女性其實有一點二個男性可以挑選,但中央單位婦聯跟相親網站聯手坑殺年輕女性。怎樣坑殺呢?就是在社會裡散佈「剩女」觀念,污名化單身。他們把剩女分成四類,如果你廿五歲還沒結婚,就會落入剩女的範圍。第一等叫「剩鬥士」,廿五到廿七歲,她們「還有勇氣爭取伴侶」。第二類從廿八至三十歲,稱為「必剩客」,她們因為事業而「無暇狩獵」,機會有限。第三類從三十一至三十五,稱為「鬥戰剩佛」,這些「優質」的「剩女」在職場上奮戰,仍然單身。最後一類「齊天大剩」,指三十五以上,雖然財務獨立,但就是沒法脫離單身。最後,再鼓吹女性別挑剔,廿七歲前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

這導致很多女性無法在職場中大展身手,更在婚姻中無法精挑細選,草草嫁人了事。很多夫妻其實沒認識多久就要結婚,你看畢業都廿三、四歲了,剛出來工作又忙,被廿七這個天花板卡著,根本沒認識多久就要結婚。中國污染嚴重,生下來的小孩很多都有問題(認識好幾個),中央就怪女性太晚生所以導致小孩先天不足。你知道他們的晚生是多少歲嗎?三十!香港台灣有幾個人是三十前可以結婚生小孩的?有都會被懷疑先上車後補票啦。三十以前生才健康?家母也三十好幾才生我啊,我還滿聰明伶俐的啊。

權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必需自己爭取,女權也一樣。女同志們,革命尚未成功啊!

補白:猴年第一天旺角就發生騷亂事件,還導致警員對空鳴槍兩發,吵得我一整晚沒睡。事緣小販乘著過年出來擺賣小吃,食物環境署跟警方聯手清除。本土派人仕網上號召大家來保護小販。其實過年滿街都是賣玩具的,沒人抓,賣小吃的就抓。有沒有搞錯啊?!一家大小出來吃個小吃不是很好嘛,熱鬧有氣氛嘛。只要不把地方弄髒,過年時間大家輕鬆點有什麼不對嗎?現在搞到要開槍。真是想去旺角買串魚蛋結果換來子彈。香港政府一個字: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