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3

與問題兒童的一場對話

同事有個小學三年級過動兒子,上課動來動去在老師眼中是個麻煩人物。其實他很聰明每天問老爸十萬個為什麼,招架不住了找救兵。約星期三晚上一起吃飯,要看我怎樣應付。碰面時老爸跟他講:「這位叔叔什麼都會,爸爸怎麼問都問不倒他,你有什麼趕快問吧。」

坐下來拿起水杯邊喝水邊看菜單,這位小三生的第一個問題是:「精子怎樣進入女生體內?」

害我水差點噴出來,他老爸馬上補一句:「他剛剛交女朋友啊。」聰明的小孩早熟我懂的,但我幼稚園交女朋友時沒有想要把精子放進她體內啊!這口水喝了有點久才開始回答。要是你,你怎樣回答呢?哈哈哈~

小三生的第二個問題是:「到底有沒有靈異事件?」他老爸馬上很緊張的問:「你有看過嗎?」他說有。我的回答是:「我沒辦法告訴你有沒有,因為這是個不能討論的問題。」父子倆一同用懷疑的眼神看著我。

「為什麼不能討論呢?因為這已經超越科學的範圍。雖然科學很成功,我們今天有手機有電腦都是靠科學,但科學並不是萬能的。科學只討論可重複及可預測的事物(repeatable & predictable)。」「事情不一直重複我們就沒法觀察,就沒法找出一個模型來描述。模型建立了,不能預測就不知模型是不是對的。以靈異事件為例,我沒見過,有人見過一次,都不算重複。有些人見過好幾次,常常見到,滿足重複性,但他並不能預知下次什麼時候能見到。甚至有人去鬼屋找也找不到。所以靈異事件只有相信不相信,沒有討論的必要。」

一直以來面對小朋友的十萬個為什麼都不愛直接給答案,希望引導他去找答案,這不只是送魚或教釣魚的選擇,而是讓他自己找到答案會更有成就感,還可以藉此教導他世界上很多問題只有最合理答案,沒有標準答案,譬如他問:「黑寡婦是最毒的昆蟲,她的毒從那來?」沒耐心的人可能用一句自己製造出來就把小孩打發了。我認為有別的路徑:「我沒有答案,不過我們可以一起來研究一下。不然你猜幾個答案來看看。」他的第一個答案是生下來就有,我說很好,還有沒有。他說母傳女,女傳孫女。第二個答案也很有創意啊,有沒有第三個。想了一下,他說是靠吃別的有毒昆蟲搶來的。還有沒有?他說暫時沒有。「好,我們來看看這些答案有沒有漏洞。」

「生下來就有,表示隨著她一直用一直用會有一天用完,最後這隻最毒的黑寡婦就會變森林裡最弱的昆蟲了。你有聽過這種說法嗎?」沒有嘛。「母傳女,女傳孫女也是一樣,每一代用掉一點,以後整個黑寡婦家族都變無毒的昆蟲了。」「若是毒是用搶的,那毒性最多就只跟別的昆蟲一樣,又怎會是最毒的呢?好像這三個答案都不太合理,有沒有第四個。」這時他才吐出自己製造這招,自己製造我沒法反駁,也許就是這樣吧。

聽到這裡他老爸很興奮跟他說:「你看,你這不是自己找到答案嗎?以後有問題要自己想一想,有些問題自己是可以想到答案的啊。」

關於如何解題,讓我再講一題好了,他問:「球會從斜坡滑下來,有什麼辦法可以不推它讓球爬上斜坡。」先了解一下他懂多少,問他球為什麼會從坡頂滑到坡底,他知道地心引力,那就搞定了。先讓老爸去找侍應拿紙筆。我在紙上畫了一個斜坡跟一個在坡頂上的球:「你說球是因為地心引力所以滑下來的,請問力是什麼方向?可以畫一個箭頭嗎?」一開始他不懂,我就用桌上水杯做例子,他很順利的畫出他認為的地心引力方向(不全正確但以小三生來說很好了)。

他同意我跟他說的地心引力無論在坡頂或底都一直存在,那現在球在坡底了,要怎樣才能回到頂?畫出所需要的力的方向吧。經過了一些引導,他也畫出了差不多方向的箭頭,這樣答案就出來了。「一開始你的問題是有沒有辦法不給力讓球回到坡頂,我們剛剛的討論不只回答了你的問題,還說明了要什麼方向的力才能讓球回到坡頂。」

他爸覺得我怎會想到這些方式來教小孩,要很有耐性才行。其實這些方式就是當年穌格拉底跟柏拉圖的對話,至於說耐性嘛,我只對著這位小三生一個晚上,而當老爸的要對著他好幾年,當然不一樣啦。不過,反正無論如何他都會問,直接回答他可能一個晚上要答三百條,用引導的一個晚上最多就十條,可以考慮看看。

祝福小蔚長大後能把他的好動跟好奇心轉為對科學發展的貢獻,我們的未來靠你了。

2018/05/13

統一?不統一?這是個問題

借哈姆雷特的對白開場不知道會不會得罪莎翁,四百年前沒有統一不統一這個問題;就算有,這個問題跟要不要殺弒父娶母的叔叔怎麼比我猜他也很傷腦筋。不過,南韓人為什麼想統一而台灣人不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我們先來看看南北韓為什麼會分開的。

朝鮮本來是清朝的附庸國,明治維新後日本強大,把清勢力趕出朝鮮半島,後來日俄爆發戰爭,打敗俄國後朝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那時候,朝鮮還是一整塊的。

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殖民地朝鮮被美俄瓜分以三八線為界。說分就分,沒經過朝鮮半島人民同意,聯合國也沒有任何聲音,根本是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的餘孽。接手後,南韓人非常反彈,美國人很想把這個燙手山芋丟掉,就找聯合國商量,要讓他們自行獨立,所以就有了李承晚。俄國不理聯合國,扶持金日成,成為共產主義在朝鮮半島的代理人。

美國的算盤是三八線和平就好,讓兩國自行發展,俄國並不這樣想,希望整個都是共產半島。策略南轅北轍,當美軍撤軍時俄國增加軍備援助。當時無論是金日成跟李承晚都有幹掉對方統一的打算,但美國援助只限於防守,進攻根本不夠,所以兩國在三八線互相挑釁一下,沒人敢動真格。

這種你來我往的小動作一直到一九四九年,金日成一直找史達林跟老毛說要「解放」南韓。當時老毛沒有理他,因為他忙著調兵至福建沿海,準備「解放」台灣。

一九五零年五月,南韓大選結果李承晚的政黨輸得很慘,老金認為時間已到,六月廿五日就開幹。當時北韓軍力跟軍備是南韓的好幾倍,三天就把首爾(那時候叫漢城)打下來,不到三個月就幾乎把整個朝鮮半島吞下,剩下釜山一小塊。聯合國鬼叫也沒用,朝鮮就沒兵沒炮沒飛機。一直等到九月十五,麥克阿瑟從仁川登陸,立時把北韓軍一切為二才救了回來。

六月廿五日開戰時,老毛是不知道的,因為史達林覺得他既然不想跟就不要參與決策,反正到時要你出兵你還是得出。所以一直到麥克阿瑟登陸後的十月才急忙把準備攻打台灣的部隊轉戰朝鮮半島,號稱「抗美援朝」。

結果就如現在看到的,還是回到三八線,但其影響可能大家不清楚。本來要解放台灣變成去解放南韓,台灣免除一戰。要不是有韓戰,搞不好現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了。抗美援朝行動讓美國人發現老毛是不可靠的,所以才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跟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這一決定。當我們討厭南韓人的小動作時,不妨想想不是他們犧牲了這麼多人,台灣不能留存。

對中國來說,本來要好好的統一台灣,卻被韓戰拖下水,但老毛視史達林為父,所以在韓戰中戰死兒子也沒什麼怨言(禽獸不如的老毛怎會因為兒子戰死而有所感呢)。而且,史看毛這麼聽話,馬上派人大規模幫助發展。中國的基礎工業、國防等都是因為這樣而起來。掉了兒子、掉了台灣,換了核子彈,合算!

對朝鮮半島的人民來說,南北韓分是美俄兩國在惡搞,後來的韓戰也是代理人戰爭。親人的分隔兩地,根本是外國人亂搞所致,完全是被動的。這個事實就算新的一代忘了也無法磨滅,所以統一對南北韓人民來說完全不會違和。

對台灣跟中國來說,故事完全不一樣。當年的分隔是因為內戰,不管當初原因是意識形態(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或是社會分配(貪污腐敗與均貧),畢竟內戰帶來的恨意也是事實,也是有史可載。就算恨意經已忘記,要統一必需先把以前的不同先撫平。這就是當打過共產黨的老兵回到中國去跟當年的敵人喝酒唱《義勇軍進行曲》時會讓大家傻眼的地方。

2018/04/29

金仔搞邊科(金小胖賣什麼藥)?

警告:本文充斥偏見、胡謅、鬼扯、尖酸刻薄、陰謀論等用語,請謹慎閱讀。

家父上週跟我說:「金仔唔止唔傻,仲好聰明。佢留學歐洲啊,玩盡你班大國領袖。」大概他聽我之前講現在世界由幾個瘋子領導,大麻煩了(美國川普(特朗普)、北韓金小胖、菲律賓杜特蒂)。現在小胖子搞出大和解,果然厲害。原來他是念物理的,怪不得算得這麼深,看來要用不同的頭腦來重新計算他到底在搞什麼。

小胖子廿七歲即位,身邊全不是省油的燈,長輩們都是戰將出身,更有打過韓戰的鷹派。他如何在這群老人中立足,當真靠老爸臨終前托孤?所以他上台後第一件事是先坐穩。怎樣才能坐穩?先把有能力、有影響力、有想法的老臣全部幹掉,其中還包括幫忙托孤的那四位顧命大臣。大家比較知道的是北韓第二號人物、小胖登基後攝政王、姑父張成澤,以「犬決」收場。還有是他的同父異母哥哥金正男,而且還追殺到大馬去。

坐穩後開始謀求國家定位,提高北韓在國際上的談判籌碼。北韓這種小國,既沒有台灣、日本一樣的高科技,又沒有中國般的廉價人力(有人但沒力,餓到人吃人),拿什麼出來談?只有核武。老毛以前講過:「寧要核子,不要褲子。」拿來用剛剛好。一開始大家以為小胖玩家家酒,沒想到飛彈愈飛愈遠,跨越日本上空,嚇得安培跑去跟川普哭。這下子不得了,川普知道不是各自比按鈕大來膨風(吹牛)就搞得定。

川普同小胖兩個的狀況非常像,他倆都是不被看好但又坐上大位的人。川普乃市儈之徒,有識之仕自然看不起,他只能以「You’re fired」使身邊幕僚重視。小胖亦然,既沒戰功又沒戰績,憑什麼即位?就因為姓金?這兩位難兄難弟都想天上掉下來一個機緣讓他們在這堆知識份子跟武將前抬得起頭。

金小胖從小留學歐洲,肯定對那裡的繁榮富強有很大印象,回到北韓看到遍地饑荒,誰都會想如何能讓國家改變。要改變絕不能靠那些又老又沒出去見過世面只會打仗的老軍頭,只能靠自己或有機會幫北韓的人。會幫北韓的是誰呢?

最近看了幾部關於歷史的韓國電影,像是:《辯護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國際市場》、《我能說》、《網》、《鋼鐵雨》;他們很會拍喔,把這些歷史拍得很有趣。其中鄭雨盛當主角的《鋼鐵雨》講到南韓人很想統一這件事完全沒有違和感。民調結果顯示,最近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南韓民眾還是很想統一;當然,跟台灣一樣有天然獨,廿歲以下有百分之七十不贊成統一。金小胖知道唯一會真心對他們好的國家就是南韓,而南韓又是美國的第二號小弟,所以,美國的認同相當重要。

上面提到過,小胖子跟川普都急需一個歷史定位,只要有任何一方稍為釋出機會都會緊緊的抓住不放,這就是川金會的由來。冬奧時金小妹出訪南韓,帶來了和平的想法,文在寅自然順水推舟,搭橋舖路,金川文一拍即合。他們想會談搞定後,不只廢核,三五年統一了,諾貝爾和平獎還不入手。所以文在寅想要修憲法連任,這樣統一時三個都在位,領獎就順理成章。

別以為大家都笨蛋,週邊三國看在眼裡想分一杯。安培最近一個頭兩個大自身難保,川普叫他先顧好自己所以沒有出手。普金忙著選下一任,平白錯失良機。習總酸葡萄馬上電召小胖來,還怕談不攏先不舖張,搞得狗仔們到處找火車照片。結果相談甚歡才由中央統一發佈消息。話說小胖子念物理的,比念化工的習總智商高出不只三十;習總以為大有進展小胖只在那今天天氣呵呵呵,最後和平獎也不會有他的份。

鬼扯也好,陰謀論也罷,我說五年內南北韓統一川金文拿諾貝爾和平獎,誰來賭一把?

P.S.:家父病榻中還跟我討論金仔之聰明、蔣毛誰比較殘暴、傅老校長斯年如何的好、李敖如何的糟,叮囑我多看許倬雲先生的書,還問霍金除了天文物理跟宇宙論外還有什麼貢獻。老爸的隨堂考果然不容易過關。希望他早日康復。

2018/01/27

師傅在鬼扯

有人找我去聽他師傅講課,說不是普通的算命,看得出人的前世今生很厲害云云。不是沒時間去而是以我這種性格肯定當場跟師傅辯論,大家下不了課,所以一直都沒答應。師傅出了新書,拿來推薦,就借來看看;不看就算,一看火大。

師傅原來叫紫嚴導師,為什麼每個師傅都是紫什麼或什麼紫呢?紫是Pantone 定義今年的顏色,我還特別買了紫色登山用摺疊杯跟碗應景一下。或許那些師傅以紫為貴,殊不知紫在五行裡並不是正色(青赤黃白黑),視為不正。書上說他九歲開始禪坐,十三歲去南美洲求學,廿三歲悟道,得道;創立「谷神心法」,成為「許多政商名流心目中的生命心靈導師」。翻完整本書,完全看不到這位導師叫什麼名字,很不大方(搞神秘)。南美洲這麼大,連在那裡唸書都不敢講,有沒有唸過書都是疑問。這是道家不是佛家,沒有像六祖般頓悟之說;反正這種就愛亂七八糟炒作一碟,不然怎麼出來騙。

書名叫《緣來,就是你》,書叫啥名字一點都不在乎,問題是書上的副標:「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不是《一代宗師》裡的對白嗎?好抄歹抄,竟然把我最愛導演的對白據為己用,火大!這樣不會有侵權之嫌嗎?

書裡的內容跟佛洛依德的書一樣,都是輔導過的案例,不外乎感情、工作、兩代間關係等等。不同的是:佛洛依德開創了精神分析這門學問,現在的心理學都受其影響,經得起科學界的考驗;而這個導師呢,每個案例都牽扯到主角的前世。書上一開始先講紫嚴導師的前世,清朝醫生的故事。這位導師講故事能力真不怎麼樣,一直講他有多麼受歡迎有多少人在侍候他,跟偶像劇一樣不親民,非常離地,直接想 skip。他前生離不離地也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個來找他的人現在遇到的問題都是前世所造成的,套句《無間道》對白:「出得嚟行,遲早要還。」反正千錯萬錯都是上輩子的錯,躲也躲不掉。但是,誰能証明他講得對不對呢?這種前世今生的鬼扯,真是鬼才會相信。不信你去找十個這種導師,保証你有十個不同前世,還沒法証明誰說的真,難道每個都跟電燈柱上寫的「信者得救」一樣嗎?

騙了你的前世那就算了,還打算騙你的今生。裡面提到個案例是一名女士個性強找不到男配偶沒想到碰巧去找師傅時遇到同事,同事又剛好是她上輩子的丈夫,所以就有情人終成眷屬啦啦啦。鬼扯蛋,這個心理學上叫「自証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証預言的最typical 例子就是老師聽說某學生是壞學生,教到他的班後自然對他有歧視,學生的反應不可能會好,自然就滿足了老師對這是個壞學生的預知。用在這個故事裡就是說你認定他是你的男人,看他就處處像你的男人,自然對他好,他的正面反饋導致步入禮堂,就認為預言成真啦。這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例子好像不錯,但有沒有想過結婚後生活不美滿呢?難道因為是上輩子姻緣所以不能分開痛苦終生嗎?說到自証預言我最近也遇到一遭,有人說跟我不同「tone 調」。我都還搞不清什麼是「tone 調」前就被說你看這也不同那也不同,我猜是因為他認定了我不同調所以怎麼看都不同吧。

都已經廿一世紀了,神棍為什麼還是可以滿街走呢?難道現代人就這點思考能力都沒有嗎?沒思考能力的人我也認識,苦戀一個人不可得去找神棍,神棍說不用擔心,你們上輩子是誰誰誰,最後一定會在一起,只是現在有些磨鍊而已,不然就是縱使不能在一起,他心裡其實都是你。哈哈哈,錢就雙手奉上。智商如此,誰愛啊?苦也不能怪別人。

最後,講講這位神棍有多鬼扯,書裡說:「我們的『既定觀念』創造了眼前的一切感受。前世過不去的『體驗點』皆儲存在靈識中,待『現象機緣』一到就會被讀取,進而形成你莫名的情緒或低潮。」(double quotes 是原文所有)TMD,怎麼每個字都看得懂,加起來就看不懂呢?什麼是『既定觀念』?什麼是『體驗點』?什麼是「靈識」?什麼是『現象機緣』?我把書翻來覆去都找不到這些詞的定義。『既定觀念』是跟刻板印象(stereotype)相關嗎?討論什麼創造了眼前感受是哲學命題,要把經驗主義(後驗 a posteriori)跟理性主義(先驗 a priori)抓進來討論,神棍怎會懂這個。到底他想講什麼呢?一整本書三不五時就出現這種比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更難啃的句子,連我都看不懂,都不知誰能參透。噢,sorry ,說好是鬼扯嘛,給鬼看囉~

2018/01/06

與新加坡人的一場日常對話

前陣子客戶的planner 來拜訪,他的對口單位應該是CS,卻堅持一定要跟我見面。好奇他想搞什麼就去見了一趟。

一坐下來就問我年紀。喔,原來這是見面的主要原因。一定是他老闆上次來QBR 被震撼到,要來看看何方神聖。納悶的是,還以為在中國跟台灣等傳統家長式國家才會有問年紀這種文化,沒想到受英國殖民的新加坡也是如此,怎麼香港不會呢?久於面對這個問題,通常打哈哈帶過。怎料他白目不知死活追問,幸好出言斥責前我家CS 就幫忙解圍,不然場面就難看了。

其實跟他沒啥好談,但好久沒出去旅行,人類學田野調查的能力也生疏了,既然送上門,那就順便做個interview 吧。我最好奇的是新加坡這個洗腦國家到底把腦洗得多乾淨,怎知一開了個頭,他就滔滔不絕。

首先不滿的是房價節節升高,擔心小朋友長大後買不到房。這跟全世界人的認知都不一樣,新加坡以不拿房地產當產業知名的。上次出差時還看到李顯龍在電視上廣告其組屋政策。他現在住的房子約一百平方米(三十坪)約八百萬台幣。天啊!以當地的GDP 水準,這簡直是太便宜了吧,這也不滿?當然,他不滿的是節節升高這件事,那就不是絕對值的問題了。

第二件不滿意的是政府民生問題處理一直掉漆。以地鐵為例,地鐵網愈建愈大,但系統沒跟著升級,所以常出現問題,特別是上下班時段,班次一密集就會失靈。這不就跟香港最近很像嗎?追問問題在那,他說因為部長不成。部長那裡來?政治任命,但因為要顧及民族融和,所以負責的部長並不是華人。這個回答很明顯的告訴我們民族融和還不是很成功喔,李顯龍要加油了。

聊著聊著就聊到他的兩個小朋友。女兒準備要考大學,想唸什麼?什麼都好就是不能唸理工。唸理工只能打工。希望她能唸會計、商科之類的。果真跟香港一樣,唸理工沒出路,最聰明的人都去唸商科。

講到小兒子他就頭疼了,小兒子不愛唸書,參加制服團體,希望以後可以當兵。為什麼當兵不好?他說當兵有兩種,一種是學校本來成績就好,政府會刻意栽培,當兵時保送國外進修,回來就當官了。他兒子這種只能一輩子當兵,言談間充滿著失望之色。

同樣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跟新加坡截然不同。香港的自由主義,從小孩升學開始體現,我要唸什麼去那唸從來沒有人管過。新加坡的家長式管治,從李顯龍開始滲透到各個階層,小孩子真痛苦。洗腦後的人民就算有民生問題也只會抱怨部長而不是從政治體系來作深層思考。

就算是管治方法相反,兩個地方發展目前還是叮噹馬頭,也許要等到新加坡有天沒有了強人總理才可真正分出勝負。

2017/09/10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這不是影評。

昨天看了剛上映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等很久了。七月在香港上映時報紙專欄作家天天好評如潮,千方百計沒有源。一上映,奮不顧身撲向電影院。

宋康昊(他上一部《辯護人》也一樣好看)主演的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講一九八零年宋演的金四福是個首爾計程車司機,本來是個安於現狀反對學生追求民主運動的老百姓,為賺錢交房租搶了一個一天來回光州德國客人的接送。那時候光州因為民主運動已經戒嚴,政府不單管制所有新聞播出,污名化抗議的百姓,還切斷光州對外交通與通訊,電話全部不能打。光州變成孤島,沒人知道裡面發生什麼事。

德國客人其實是個記者(Jürgen Hinzpeter),他訛稱自己是個傳教士,到首爾傳教入境,一到埗馬上安排進光州採訪。金四福本來只是個貪生怕死的計程車司機,為了錢不惜冒各種風險進去光州,進去後才發現這個地方已經變成人間煉獄。。。

雖然電影畫面是首爾跟光州,聲音是韓語,邊看腦海中浮現的卻是這些年揮之不去的影像。電影一開始在首爾時的學生運動讓我想到台北的太陽花運動,一樣的是由熱情單純的學生發起,旁邊的大人們總是指指點點覺得他們沒有好好讀書。

好不容易到了光州,鎮暴部隊在一整個廣場的抗議人群中發射催淚彈時想到的是香港雨傘運動。兩個地方的年輕人不管在電影裡或是真實中都是為了民主迎向催淚彈。

五月廿六日凌晨,坦克摸黑入城屠殺光州人民,地球上任何一個公民都會聯想到北京的八九民運。坦克也是在六月四日凌晨趁著黑夜入城屠殺。唯一不一樣的是,當時的總統全斗煥在十六年後(一九九六年)為這件事被判死刑,整個光州事件得以平反。而北京的六四事件經過廿八年還沒平反,兇手們多已安享晚年。

很多人對韓國人的民族性有意見,他們性格剛烈為人粗魯。但政治上對領導人剛烈跟粗魯不失是件好事,他們總統超過一半在下台後進牢房。這種勇於面對歷史醜陋面充份展示在這些電影裡(不管是這部還是《辯護人》),等於對大眾又上了一課。中國到現在都不敢面對六四就算了,台灣電影描寫二二八最有代表性的《悲情城市》對屠殺人民這個面向含蓄的帶過,《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可是子彈血肉橫飛,逼著觀眾去面對領著納稅人薪水責任是保護人民的軍隊槍口向內屠殺百姓的聲音跟畫面,讓你懷疑看著的是兩敵國交戰的戰爭片嗎。

很意外的,一直以為政治冷感的人佔大多數,這部講外國歷史的政治電影更不會有人看。怎想到全場爆滿,連最最角落都坐了人。這有什麼意涵呢?

2017/06/03

一年復一年 搞咗廿八年

六四屠城過了廿八年,這些年來這個世界很荒謬的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每年紀念或報導提醒的國度,另一個是矇著眼睛就以為看不見、閉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的中國。當然,中國做的可不是矇著眼閉著耳而已,牠要師法歐威爾《一九八四》裡的「誰掌握了過去,就掌握了未來;誰掌握了現在,就掌握了過去。」獨裁者沒半點自信面對歷史,選擇改變歷史以維持政權。

中國沒自信不只表現在面對六四這件事,最近畢業季,有個馬里蘭大學畢業生楊舒平被挑中上台發表畢業致辭。她講到美國的空氣很好,不用口罩。這個空氣好不只是物理上的空氣好,還包括自由的空氣。她這一講,中國人馬上氣炸了,不只同胞罵她不要回來找個白人嫁了算之類難聽話,官方還提醒中國人在外面公開講話要注意別傷害國家、要愛國云云,最後逼著她在網上道歉。楊同學道歉後,官方又怕網民的憤怒不能收拾,就利用輿論說是馬里蘭大學故意的,要怪就要怪美國人。

中國空氣不好全世界都知道,這有什麼好隱瞞。同學說美國空氣好,要做的是趕快端出改善計劃,而不是要逼人道歉。沒自信到連學生都不放過,可憐!

穆迪最近調降中國信用評級,從 Aa3 下週成 A1(比台灣還低一級),原因是中國債務增長太快。這樣又傷害了中國的玻璃心,北京馬上出來說穆迪的信評方法有問題。奇怪,之前信評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說他們方法有問題,高估了。現在卻又說方法有問題了。

中國債務為什麼增長快?又是個沒自信打腫臉充胖子的禍。這陣子中國不是要搞一帶一路增加在中亞的影響力嗎?前個星期還弄了個八方來朝會議,習總加碼投入一千億人民幣,總計整個項目已經投入快四千億人民幣。為什麼要投這麼多?因為有錢的在觀望,不想出錢幫中國抬轎,而中亞國家窮,想掏都掏不出,只好自己買單囉。動輒千億,錢從何來?舉債啊!債務節節上升,不調降才怪。

習總為了要達成無限連任這個陽謀,必須首先幹掉所有政敵,這件事還做得不錯。第二必須利用輿論宣傳洗腦中國人,這早就開始了,三不五時有人出來放風聲,又有一群「小粉紅」幫忙。最後要國際社會收聲,若那群發展中國家因為一帶一路受利,當然沒問題啦,這全都是錢啊。在中國獨裁者觀念裡,國債是中央的事,跟老百姓無關,大家只能逆來順受。問題是,中國還有多少貧困地區小朋友衛生條件不好沒書讀,永無翻身機會。四千億拿去改善生活,他們長大後全是能為國家貢獻的人材,就算不成材,也不會因為成長時生心理因素而造成日後對社會的負擔。

所有事情都是一環扣一環,沒有偷吃步的方法。利用老鄧那招「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的確讓「那部份」人超英趕美,卻同時弄出極端的貧富差距。異見聲音此起彼落,中國每年的維穩費已超過許多國家的軍費了。什麼時候中國才有自信去面對自己問題,從根本翻過來好好整理一番呢?

廿八年了,當年失去兒女的父母也老了,很大一部份帶著沒完成的要求平反心願離開世界。還活著的父母,每年要為兒女紀念不是被請出北京就是被監視著,一直偷偷摸摸。兩千公里外的香港,就算每年人數愈來愈少,至少還能光明正大在最大的維多利亞公園點起全人類最多的燭光。


希望在明天。明天,你會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