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5

水仙朵朵開

最近發現身邊愈來愈多自戀狂,適逢上個月《Narcissism Epidemic:Living in the Age of Entitlement》出了臺灣版《自戀時代》,趕快買來一睹為快。

兩位作者都是在美國大學任教的心理學教授,長期研究自戀。他們做了廿多年的學生自戀追蹤,發現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學生自戀指數直線上升。他們同時發現,學生的能力在過去三十年沒有提升(分數一樣),但自稱拿A 的比例上升了百分之八十三。以數學成績來說,百分之三十九的美國學生對自己的數學能力充滿信心,同年級的韓國學生只有百分之六;可是實際成績韓國學生遠優於美國學生。所以這兩位老師下了一個非常機車的斷語:「美國人不是第一名,可是在自認為第一名的這件事上卻高居第一。」

不只如此,有學生因為學期成績沒有A,而賴在教授的辦公室吵,還說出:「除非你把我的成績改成A,否則我不離開這間辦公室。」更誇張的是另外一位大學老師收到家長投訴信:「我是一位中學老師,知道我女兒寫的文章有A 級水準,你沒有理由給她C。」實情是該女生不去上課,不交作業,文章水準普通還要父母幫忙改成績。

自戀者愈來愈多到底對我們有啥影響?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反正愛在臉書上show off 高富帥白富美,只要不看,甚至unfriend 他,不就眼不見為淨嗎?當然,在我們社會裡自戀沒那麼嚴重,但在美國影響就是社會全面性了。還記得幾年前的次貸風暴嗎?就是大家在臉書上po 出來的房子愈換愈大,發現原來貸款換大房子是這麼容易的。這股風氣導致每個人為了充胖子大量借入自己沒能力還的錢來花,銀根一收緊就跟滾雪球一樣的崩潰。

自戀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組織和諧的破壞者,為了搶功傷害了團隊士氣者比比皆是。這種狀況在我們職場中也屢見不鮮。

自戀到了今時今日這種程度,到底是怎樣造成呢?作者歸納成五個原因:

現代人太強調自我欣賞:作者認為現代人常把自尊與自戀搞混,心理學說我們要的是自尊,而自尊其實是由成就而來的。就是說,努力達到一定成就自然就會有自尊。而現代人還沒成功之前就要求得到高於常人的自尊,就是自戀。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方式:作者其實嘴很賤,他們說現在家長對小孩的教養就是要教出小公主跟小王子。書裡說:「父母放棄對小孩展現權威的現象愈來愈常見,父母讓孩子不費功夫就得到讚賞,保護他們不受老師批評,送他們價值不菲的車,還讓他們擁有自由卻不必負相對責任。」「有相當高比例的女嬰服裝上面印有〈公主〉 或〈小公主〉的字樣;除非你是流落民間的王位繼承人,否則這無異是癡人說夢。而且,如果你的女兒是公主,豈非代表你是國王或王后?不﹣這代表你是王室的子民,必須對你的小公主言聽計從。」其實我也有這樣的同事,不只讓他的小公主上最貴的幼稚園(每個月學費比我大學一個學期學費來得高),還不斷稱讚她聰明英文又講得好;更誇張的是,連上街停車時要停那一個位置都是這個唸幼稚園的小公主決定的,不依小公主會生氣喔!

名人光環與媒體鼓吹:這我就不用講了,作者不斷提到Paris Hilton 跟 Donald Trump。當然還有一部接一部高富帥白富美不用上班每天明爭暗鬥的美劇。沒日沒夜的看對小朋友影響多大不用說也能想像到。

追求名聲的行為受網路推波助瀾:這就是臉書跟社群網站的功勞了。今天的自戀者實在太幸福了,自戀不怕沒有觀眾,隨手拍隨手po 換來like。

寬鬆信用:這上面就提過了,怕不夠東西show off 嗎?銀行幫到你。次貸風暴後個人貸款審批的確是比較嚴謹,希望這可以讓一些客觀條件不足的人能腳踏實地點。

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這個時代有太多的條件讓人自戀了。雖然作者針對每個因素提出治療方法,但我不相信這是件容易的事。讀起來感覺作者對解決自戀也沒很有信心。

臺灣人當然沒有像美國人這麼誇張,但我附近的控制慾大公主的確把兒女當作小王子跟小公主來寵。除此以外,愛脫光秀肌肉的有;把過往、現在(將來?)情感生活鉅細靡遺講完又講的有。飛機必坐頭等有、東西必買限量版有、三餐都吃米其林的也有。男生都來獻殷勤是應該老娘不甩是你的悲哀有;做臉燙頭髮selfie有人like的有,買一堆書拍照po 上網裝文青等人like 的也有。吃飯時等著大家說笑話逗以為自己是志玲姐姐的也有。反正各式各樣的自戀狂不斷出現,煩都煩死了。

身邊水仙朵朵開;同學,你附近開了幾朵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