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2

他們與世界的距離

一直很注意自己有沒有掉進同溫層,深怕被同質資訊包圍干擾了對社會的觀察及分析。所以會留意各顏色媒體,跟自己想法距離愈遠的花愈多時間去看。

選前兩週,距離我很遠的報紙評論版不管是專欄或讀者投書,又或是距離很遠的社群網站開始出現那種類似給兒子女兒家書。以過來人角度,從經歷過蔣介石、蔣經國、台灣經濟起飛、政黨輪替等等等,勸告兒女或年輕人投錯人就找不到工作、失業、沒有未來、叭啦叭啦。每兩三天就一篇,從溫情喊話到「老子吃鹽比你吃米多」到老人講話你要乖乖聽。我想他們是沒招了嗎?他們沒當過年輕人嗎?不知道愈叫愈跑的道理嗎?又或是,他們已經老了又不服老,既忘了曾年少輕狂又以為自己講話別人要聽。依老賣老只會惹人討厭。

現實是,年輕人不管你說什麼,他們會用選票來告訴你他們要什麼。

這種事幾個月前不就在香港發生了嗎?為什麼沒學到教訓呢?當林奠用母親的態度教訓示威者後,事情變本加厲。當七十歲的美心集團後人說放棄這兩代年輕人時,年輕人用「裝修」美心來告訴她年輕人並沒有放棄香港。

這種事在紐西蘭也有,前陣子25歲的女國會議員受不了50歲的老議員在那反零排放,撂下「Ok boomer」一語成為網路大熱,年輕人跟中老年世代洪溝中外都是個普遍情況。

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因為兩戰老人都打仗死得差不多,所以無論在政商或職場中沒人擋路順風順水,成為既得利益者,現在卡住一眾年輕人的位置;當年輕人苦無出路想求變時又跑出來指指點點說這不成那不該。很多時候聽到有人抱怨年輕人很少講話,很少發表意見;其實不是他們沒意見,是不想在老人面前講,反正講也會被唸,乾脆不要講。

過去幾個月勇武派在香港到處丟磚丟氣油彈執行「裝修」行動時,常常會被問到意見,又有類似香港怎麼辦的擔心。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不過我對年輕人有信心,一點都不擔心。香港的未來是他們的,他們在找尋出路,也許比較迂迴,但肯定比我們為他們安排更適合他們。

同樣的,台灣未來同樣屬於年輕人,他們正在摸索未來。政黨可以選擇跟他們 connect,幫他們在想走的路徑舖路,又或是你喊破喉嚨叫他們走這走那結果沒人理你,白費工夫。

這個世界早就屬於年輕人的了,而你,你知道你跟世界的距離有多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