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1

讓人失望的《後來的我們 》


封為「文青天后」的劉若英拍了部《後來的我們 》,因為票房灌水被罵得很慘。票房這種東西我不懂,不過這部電影無論是故事本身與說故事手法真是幼稚園程度,不得不讓我們懷疑文青講點段子可以,講故事行嗎?我們來討論一下這部電影的硬傷在那。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從黑龍江小鎮到北京生活的北漂戀愛、分開,十年後再次相遇回憶起過往的故事。回憶 n 年前故事的電影滿街都是,劉導選北漂是個不錯的出發點。問題是文青不只一種,沒做好功課就去講別人故事的是超離地文青。她把一些報章雜誌道聽途說的北漂標籤收集了,貼在這兩個主角身上就以為是北漂的全部,出來的效果非常膚淺。不說別的,就以開場頭三分鐘那段綠皮車春運回鄉為例:車務員查票,小曉(周冬雨飾)因為車票掉在地上而跟見清(井柏然飾)相遇;再因為大雪火車停駛,他們一行同鄉快樂踏著雪走路回家。綠皮車是中國火車裡最慢最便宜的車種,春運時不只車廂裡塞滿人,連洗手間都站滿人,座椅底下也睡滿人。而且冬天窗戶都關起來,北方人又不愛洗澡,那個臭腳味簡直要戴防毒面具,怎可能有這種相遇?東北冬天動輒零下二、三十度,不用說走路回家,下來個五分十分鐘就凍僵了。再者,鄉下地方沒有路軌旁邊可以走路到得了的鄉鎮,超級離地。劉導的同學看到雪地浪漫回家路(開場不到五分鐘)就說:「假掰!」我以為言之尚早,再給她一點機會。不用兩分鐘後講到小曉大老遠回家原來家裡根本沒人,老媽改嫁到國外去,老爸去世只剩下照片,她說要回去跟老爸的照片一起過年,我也掉下一句:「矯情!」

回到北京後,劉導只花了短短十五秒就交代完小曉的職業,之後的 110分鐘裡再也不知道她以什麼為業。而見清,一個在帝都的大學學電腦畢業生竟然要以開攤檔賣軟件維生,會不會太離譜?時為2007 年,我親眼目睹那時候的北京求材若渴,基本上唸電腦出身的都有半打工作等著。更離譜的是,不多久一起開攤的同學相繼回鄉,他只好在地下道賣光碟。天啊!那個年代如果賣碟都要大學畢業那國小畢業的賣啥呢?劉導,你沒在中國買過碟嗎?

接下來她繼續零碎又鬆散的幫兩人貼標籤:住合租房、吃泡麵、路邊吃烤串配啤酒(東北人應該喝二鍋頭)、不敢打的(坐計程車)、路邊撿張別人不用的爛沙發小確幸、被房東趕、沒賺錢又要裝衣錦還鄉;標籤間毫不連貫,跟電玩改編成電影一樣。最後,雙方分手的理由更是誇張,小曉一直以來就是要有個能讓她留在北京的人,不管對方是什麼人;而當見清有能力在北京買房了,她卻跑了。

就算電影描寫現在的相遇時也是矯情,為了交代男一有家庭疼愛兒子時要求他手機照來照去看有沒有藏著什麼時女一要躲來躲去,這段拖太長讓觀眾厭煩。然後又搞遇到熟人橋段,非常突兀。

我猜劉導拍電影手法是先為賦新辭強說愁(文青壞習慣)編出一堆段子: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真的有一種悲哀,連眼淚都不能流,只能目送。」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我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了。可我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悲哀的是,我沒有權力悲哀,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沒有權力為你做任何事情。」
「無論我們最後生疏成什麼樣子,都要記得曾經對你的好,都是真的。」
「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要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再為每段話編一個故事,最後把這些故事炒成一鍋。這樣拍出的電影,就算是一般觀眾也感受不出導演的誠意,怪不得網路上負評一面倒。

劉導面子很大,請來李屏賓掌鏡,畫面拍得很美;也請得廖勁松來剪接,可惜沒辦法把零碎的故事理順。也許是「文青天后」帽子戴久了,堅離地,難以說出真心動人的故事,浪費了兩位大師。